(文化中國行)百年粵韻越重洋:古韻添新聲 一曲解鄉(xiāng)愁
中新社梧州7月5日電 題:百年粵韻越重洋:古韻添新聲 一曲解鄉(xiāng)愁
作者 張廣權
“相舞相伴,似云追月,幾多歡笑入歌韻……”夏日清晨,悠揚的梆黃聲從廣西粵劇團排練廳響起,粵韻綿長,動人心魄。廣西粵劇團一級演員元軍對鏡勒頭,準備新劇目的排練。只見他雙手輕抖,一米長的水袖如行云流水般展開,一招一式間盡顯粵劇獨特韻味。
“十六歲一腳踏進這方舞臺,水袖一甩就是三十年。”從備選演員到當家臺柱,元軍一直堅持打磨演技,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三十年未曾間斷。在元軍看來,好演員都是練出來的,沒有捷徑可走,“塑造角色絕非簡單模仿,而需深入揣摩,將其演活”。

粵劇起源于明代,歷史悠久,是糅合唱念做打、樂師配樂、戲臺服飾、抽象形體的表演藝術,流行于廣東、廣西及香港、澳門地區(qū)。在中國嶺南地區(qū),粵劇通常在重大節(jié)日、喜慶場合等進行演出。被譽為“南國紅豆”的粵劇有近500年歷史,已被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
“在梧州,粵劇不僅是舞臺藝術,更是融入街坊鄰里的日常生活?!睆V西梧州市演藝有限責任公司總經(jīng)理、廣西粵劇團團長梁向光介紹,近年來,劇團積極推動粵劇進社區(qū)、進校園,開設“粵劇體驗工作坊”,推出青春版經(jīng)典劇目,讓年輕一代通過親身體驗,感受文化溫度,為傳承注入新活力。
1951年成立的梧州粵劇團(廣西粵劇團前身),在廣東、香港、澳門及東南亞有著較高影響力。該團演出的《女駙馬》《九寶蓮》《賣花女》等經(jīng)典劇目,歷演不衰、享有盛名。其中,《女駙馬》經(jīng)常到廣東、港澳地區(qū)演出,曾出現(xiàn)“萬人空巷爭看駙馬”的景象。
“一開始覺得粵劇老派,可越學越著迷?!痹谂啪殢d內(nèi),身著練功服的“80后”粵劇演員蘇鳳冰正反復打磨動作,盡管汗水已浸透衣衫。在蘇鳳冰看來,粵劇的唱腔、身段、故事都極具魅力,一招一式很講究,“潮得很”。

“百年西江航運,賦予梧州粵劇兼收并蓄的特質(zhì),既承襲廣府腔韻根基,又融入桂東風情,唱腔更顯質(zhì)樸,武打更為利落?!蔽嘀菔袘騽∏嚰覅f(xié)會主席霍雄光表示。
這份“梧州味”正漂洋過海走向世界。近年來,廣西粵劇團攜《風雨騎樓》《西江粵韻》《彩云追月》等原創(chuàng)劇目赴東南亞、澳大利亞等地演出,鄉(xiāng)音響起,常引得海外僑胞淚濕衣衫。
“粵劇里藏著故鄉(xiāng)的月光,是海外游子解鄉(xiāng)愁的一劑良方?!绷合蚬饣貞?,劇團赴香港演出時,曾有觀眾緊握演員的手說:“聽到‘地水南音’,仿佛回到兒時的家鄉(xiāng)?!?/p>
“守住根脈,方能開枝散葉。梧州粵劇的戲,正唱到最動人處?!绷合蚬獗硎荆嘀莼泟≌龖{借其獨特的唱腔魅力、生動的程式表演與深厚的人文底蘊,成為本地文化盛宴的“重頭戲”與聯(lián)結四海鄉(xiāng)情的“金紐帶”。(完)

- 專題:文化中國行
文娛新聞精選:
- 2025年08月16日 17:09:57
- 2025年08月16日 12:48:10
- 2025年08月15日 16:29:04
- 2025年08月15日 11:48:38
- 2025年08月15日 11:28:22
- 2025年08月15日 11:25:20
- 2025年08月15日 07:25:31
- 2025年08月14日 11:54:49
- 2025年08月14日 11:52:11
- 2025年08月14日 11:3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