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名人走進山西大同 感受云中大地的多元魅力
中新網大同7月2日電 (劉小紅)2日,“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網絡名人山西行正在進行中。來自全國各地的25位網絡名人代表及媒體采訪團走進云岡研究院、大同市博物館、有機黃花標準化種植基地等地,實地感受古都大同的多元魅力。

作為中國十大古都之一,大同曾是兩漢名郡、北魏京華、遼金陪都、明清重鎮(zhèn),歷史文化悠遠深厚。
在云岡研究院,網絡名人媒體一行參觀了洞窟數字化建模與三維信息系統(tǒng)構建、數字化采集等項目。據介紹,借助文物保護領域尖端科技手段,云岡石窟80%的洞窟已實現全數字化保全。隨著“數字檔案”不斷完善,文保人員可及時把握文物的形態(tài)變化,一旦文物受損,可進行精度極高的修復。一尊尊精美造像,可突破時空束縛,在數字世界里實現“永生”。
大同市東南邑歷史文化街區(qū),各式非遺體驗店、現代展陳吸引著各地游客前來一睹大同文化魅力、傳統(tǒng)文化風采和現代藝術精髓。網絡名人媒體一行漫步在東南邑歷史文化街區(qū),感受古城歷史與現代文化在街巷中的融合與碰撞。

走進大同市博物館,該館相關負責人介紹,大同市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17萬余件,其中珍貴文物3000余件,藏品以彰顯北方少數民族文化、邊陲重鎮(zhèn)文化、宗教文化特征而著稱,集中表現大同地域的融合基因,特別是北魏、遼、金三代的精品文物。
在黃花盛開的季節(jié),大同市云州區(qū)的田間地頭,朵朵黃花生機勃勃。網絡名人媒體一行在云州區(qū)唐家堡村有機黃花標準化種植基地、忘憂小鎮(zhèn)進行采風。據悉,截至目前,大同市黃花種植面積達26萬畝,全產業(yè)鏈年產值突破40億元,“小黃花”變大產業(yè),大同“中國黃花之都”金字招牌越來越亮。

“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網絡名人山西行活動由中央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山西省委網信辦主辦,網絡名人和媒體采訪團將先后走進大同、朔州、忻州、呂梁等地,感受山西高質量發(fā)展新氣象。(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7月04日 14:25:06
- 2025年07月04日 14:20:24
- 2025年07月04日 11:45:04
- 2025年07月03日 12:07:18
- 2025年07月03日 10:37:04
- 2025年07月03日 08:14:53
- 2025年07月03日 08:01:31
- 2025年07月02日 14:47:51
- 2025年07月02日 10:18:26
- 2025年07月02日 10: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