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最新国产99热这里只有精品,久久福利精品免费,天天精品福利一区视频

<b id="kjewv"><legend id="kjewv"></legend></b>
<cite id="kjewv"></cite>
    
    

      (國際觀察)岸田文雄棄選自民黨總裁為哪般?

      分享到:
      分享到:

      (國際觀察)岸田文雄棄選自民黨總裁為哪般?

      2024年08月14日 20:4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中新社東京8月14日電 題:岸田文雄棄選自民黨總裁為哪般?

        中新社記者 朱晨曦 蘇婧欣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4日決定不參加9月舉行的自民黨總裁選舉。這意味著9月自民黨選舉產生的新總裁將接替岸田出任首相。據日本首相官邸統(tǒng)計,截至8月14日,岸田共擔任首相職務1046天。在二戰(zhàn)后共計35位日本首相中,岸田是任期達到1000天的第八人。岸田為何在此時宣布棄選?自民黨又將何去何從?

        支持率低迷拖累

        去年11月,自民黨曝出“黑金”丑聞,多個派閥為所屬國會議員下達銷售指標,要求他們出售政治籌款派對券。如果超過銷售指標,多出的資金將以“回扣”形式返還給議員。這部分資金將不在派閥收支報告和議員政治資金收支報告上登記,從而成為不受監(jiān)管的秘密資金。受該丑聞影響,岸田內閣支持率持續(xù)低迷。

        在日本政壇,內閣支持率低于30%會被輿論視為進入“危險水域”;如果進一步跌破20%,就被視為陷入“下臺水域”。日本《每日新聞》最新民調結果顯示,岸田內閣支持率為21%,連續(xù)13個月處于30%以下的“危險水域”。當受訪者被問及是否希望岸田參加定于9月舉行的自民黨總裁選舉從而連任首相時,70%的受訪者回答希望他下臺。

        由于日本民眾對現政權產生信任危機,自民黨在今年多場政治選舉中失利。自民黨4月在眾議院補缺選舉中全軍覆沒,5月在靜岡縣知事選舉中再次失利。在7月舉行的東京都議會補選中,自民黨在8個選區(qū)推出候選人,結果為2勝6負。日本共同社稱,東京都議會補選失利再次凸顯了自民黨處于政治“逆風”之中。

        遭遇黨內“逼宮”

        對于岸田內閣支持率持續(xù)低迷,自民黨內產生丟失政權的危機感。部分自民黨議員公開敦促岸田退選,自民黨內開始醞釀“后岸田時代”。

        今年4月,自民黨對39名“黑金”丑聞涉事者進行黨紀處分。岸田原先領導的派閥同樣牽涉此次丑聞,但岸田本人沒有受到任何處分,引發(fā)廣泛質疑。對于“黑金”丑聞,今年6月,日本自民黨“麻生派”國會議員齋藤洋明針對表示,“最終必須有人對造成這一狀況負責”。7月7日,“茂木派”國會議員、前環(huán)境副大臣笹川博義在該黨一個地方會議上就“黑金”丑聞發(fā)表講話,要求岸田承擔責任,實際上要求其下臺。此外,還有不少自民黨黨內骨干和年輕議員公開呼吁岸田在9月黨總裁任期期滿后放棄競選連任。

        岸田14日在記者會上談到“黑金”丑聞時說,他棄選的原因是“必須有人為‘黑金’丑聞事件承擔責任”。

        政局前景不明朗

        隨著9月自民黨總裁選舉臨近,日本政壇開始上演“權力的游戲”。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之子小泉進次郎、自民黨前干事長石破茂、數字大臣河野太郎被日本媒體并稱為“小石河”,均為“后岸田時代”的首相熱門人選。目前,石破茂已表明參選意向,河野太郎也向自民黨副總裁麻生太郎表達了參選意愿。

        此外,自民黨干事長茂木敏充、經濟安保擔當大臣高市早苗、前總務大臣野田圣子、外務大臣上川陽子、前經濟安保擔當大臣小林鷹之等人也是日本媒體報道的首相熱門人選。

        受日本自民黨派閥“黑金”丑聞影響,岸田今年年初宣布將解散其曾常年擔任會長的“岸田派”,隨后自民黨最大派閥“安倍派”和“二階派”也在同一天決定解散。伴隨著自民黨內主要派閥的解散以及岸田的棄選,分析人士認為,以往根據各派閥意向就能大致預測選舉結果的情況或不再出現,選情變得難以預測。

        本屆日本眾議院議員任期將于2025年10月30日到期。這意味著,2025年10月30日前,日本必須舉行眾議院選舉。自民黨代理政調會長的田村憲久就曾說:“目前的狀況并非更換總裁就一定能提升民眾支持率。”可以預見的是,無論誰當選新總裁,自民黨都將面臨恢復民眾信賴以及眾議院選舉等嚴峻挑戰(zhàn)。(完)

      【編輯:于曉】
      發(fā)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fā)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