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南沙大角山隧道提前6個月建成通車
中新網廣州7月1日電 (程景偉 梁夢陽 李俊)廣州市首條在全國重點文物建設保護控制地帶采用礦山法施工的超大斷面隧道——南沙大角山隧道,6月30日正式通車運營,這比計劃提前了6個月。

被譽為“黃金隧道”的大角山隧道由廣州市南沙區(qū)建設中心負責建設管理、中鐵隧道局集團承建,位于南沙灣地區(qū),處于南沙天后宮和大角山炮臺的西側,南北向縱穿大角山,向北連接港前大道,向南連接環(huán)市大道和海濱路,區(qū)域地理位置優(yōu)勢突出,規(guī)劃交通便利。該工程線路均長1.95千米,全線設小凈距山嶺隧道一座,其中隧道均長847.35米(東線長890米,西線長804.7米),路基均長1.1千米,雙向六車道設計。

2023年5月22日,大角山隧道正式開工。據(jù)了解,項目團隊根據(jù)工程特點及總體施工方案,通過前期爆破影響模擬計算、后期控制爆破方案優(yōu)化、輔以全自動振動監(jiān)測儀等先進設備,有效保障施工過程中大角炮臺國家級文物的安全。
中鐵隧道局項目負責人表示,項目團隊以多功能超前地質鉆機、噴漿機械手、多功能襯砌臺車等大型設備為主體,BIM系統(tǒng)、3D斷面掃描儀、隧道智能綜合檢測車、拱頂混凝土澆筑監(jiān)測系統(tǒng)等先進智能技術和裝備為抓手,輔以智能回彈儀、止水帶定型夾具、防水板多點激光精準定位、高頻熱熔焊機等小工裝,克服了隧道小凈距、淺埋、斷層等不良地質和困難,在避開夜間爆破施工的情況下,實現(xiàn)了Ⅳ、Ⅴ級圍巖立拱段月均隧道掘進100米的良好成績,有效破解了施工“瓶頸”。
大角山隧道通車運營后,將高效串聯(lián)起廣州南沙客運港、國際郵輪碼頭、天后宮和南沙花園酒店,成為連接南沙港前大道與環(huán)市大道的重要通道之一,給大角山南北兩側居民和天后宮景區(qū)、海濱公園游客交通出行帶來便利。(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7月01日 16:43:56
- 2025年07月01日 15:46:28
- 2025年07月01日 15:39:10
- 2025年07月01日 14:44:24
- 2025年07月01日 12:19:15
- 2025年07月01日 10:57:34
- 2025年06月30日 19:59:15
- 2025年06月30日 15:45:25
- 2025年06月30日 14:02:43
- 2025年06月30日 14: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