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報告查出“異?!币欢ㄓ袉栴}?這些指標其實是加分項
當前正值體檢季,您有沒有這樣的經(jīng)歷:拿到體檢報告看到幾個“異?!敝笜司突帕松?,開始猜測自己是不是有什么問題?事實上,雖然體檢沒有“異?!辈攀亲詈玫?,但有些看似異常的指標,也不代表真的有問題,比如低血壓、慢心率等,看似“異?!钡闹笜丝赡苁墙】导臃猪?。
體檢報告查出“異常”
一定代表有問題嗎?
低血壓:通常血壓低于90/60毫米汞柱稱為低血壓。如果血壓在這個數(shù)值附近,哪怕還略低一點兒,若沒有頭暈、眼前一黑這些大腦供血不好的表現(xiàn),或者胸悶、氣短這些心臟的癥狀,就沒必要太過擔心。研究顯示,高壓在90毫米汞柱以上,低壓60毫米汞柱以上,數(shù)值越低,腦梗風險反而越低。
慢心率:心率稍慢一點更長壽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成年人正常的心率范圍為60~100次/分,通常心率白天在55次/分以上也基本足夠,一般也不會有頭暈、胸悶等供血不足的癥狀。
高密度脂蛋白高:這屬于“好”膽固醇,對心腦血管有保護作用。高密度脂蛋白高,心血管可能更健康,箭頭向上不用愁,箭頭向下就要注意飲食、增加運動了。
首都醫(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健康管理科主任 褚熙:體檢結果中如果有箭頭或者有符號,并不一定都表示有問題、有異常。當您領取體檢報告時,可以與醫(yī)生進行面對面咨詢,醫(yī)生會給您答疑解惑。所以我們在閱讀體檢報告的時候,既不能不去關注它,也不要過度關注這些“異常”,造成自我焦慮。
不同年齡段
體檢項目有哪些側重點?
正如專家所說的,對于體檢指標的一些上上下下的箭頭,不必過于擔憂,還是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另外,專家表示,不同年齡段,體檢關注點不一樣,除了常規(guī)項目,每個年齡段也有各自需要檢查的項目。
學齡期兒童及青少年:容易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貧血、近視、脊柱側彎等問題,可以重點檢查生長發(fā)育狀況和視力等。
18歲至30歲:這個年齡段人群通常身體健康,建議每1至2年進行一次健康體檢,常規(guī)檢查血壓、血糖、血脂及肝腎功能、血尿便常規(guī)、心電圖等。
30~40歲:建議每年進行一次體檢。特別是日常飲食不規(guī)律、缺乏運動、嗜好煙酒、工作壓力大、熬夜的人群,推薦增加心血管健康、甲狀腺功能等檢查,需要開始關注血壓、血糖、血脂等水平。
40~60歲:建議每年進行一次體檢。同時應關注骨密度、腫瘤及心腦血管、消化系統(tǒng)等健康,如胸部低劑量CT、超聲、腫瘤標記物等。45歲以上建議完成一次無痛胃腸鏡的檢查,早期發(fā)現(xiàn)消化道的病變,降低消化道惡性腫瘤的發(fā)生率。
中年男性出現(xiàn)心血管疾病、脂肪肝、前列腺疾病的風險增高,需要重點關注血脂、血糖、肝功能、心電圖、前列腺特異抗原(PSA)的檢查。
中年女性出現(xiàn)乳腺癌、宮頸癌、甲狀腺疾病、骨質疏松等疾病的風險增高,應重點關注乳腺彩超或鉬靶、甲狀腺功能、甲狀腺超聲、骨密度檢查等。
60歲以上:必須每年進行一次體檢。除基礎項目之外,應結合自身病史選擇重點項目,如心腦血管、腫瘤篩查等。高發(fā)疾病有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腫瘤等,建議增加頸動脈彩超、糖化血紅蛋白、胸部低劑量CT、胃腸鏡項目。
首都醫(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健康管理科主任 褚熙:腫瘤標記物可以為我們提供一些線索,比方說甲胎蛋白有利于發(fā)現(xiàn)肝臟腫瘤,前列腺的PSA對于前列腺腫瘤的早期篩查也有一定的價值和意義。我們建議要結合其他影像學檢查,比如胸部CT、腹部B超、乳腺鉬靶或者胃腸鏡等,把二者結合判斷身體是否存在相應部位的腫瘤風險。
(央視新聞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