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黃河:如何解碼東西方的菊花“花語”?
視頻:【東西問】黃河:如何解碼東西方的菊花“花語”?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中新社北京10月29日電 題:如何解碼東西方的菊花“花語”?
——專訪北京林業(yè)大學園林學院教授黃河
中新社記者 王紫薇

農(nóng)歷九月初九是中國傳統(tǒng)的重陽節(jié)。自古以來,賞菊就是重陽日的一項重要的傳統(tǒng)習俗,所以重陽節(jié)也稱“菊花節(jié)”。
中國是菊花的原產(chǎn)地。它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具有怎樣的象征意義?在跨文化交流中,東西方關于菊花的“花語”有何異同?在全球化背景下,它又如何成為連接世界的文化符號?北京林業(yè)大學園林學院教授黃河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講述菊花在歷史長河中的象征演變,探討東西方文化對其“花語”的不同解讀,以及這一文化符號的新意涵。

現(xiàn)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在中國文化中,菊花初現(xiàn)時常與“食用”“藥用”相連,后逐漸被賦予了“高潔隱逸”的象征,能否談談菊花在中國古代的角色與轉(zhuǎn)變?
黃河:中國是菊花的故鄉(xiāng)。自20世紀中后期開始,中國工程院院士陳俊愉先生帶領科研人員通過對菊花資源的系統(tǒng)調(diào)查、分類及起源演化研究,證明中國是菊花的起源地,也是世界上使用和栽培菊花最悠久的國家。
菊花在中國最早記錄于先秦時期,因其實用價值而被關注?!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將其列為上品,屈原《離騷》中寫道“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古人釀造菊花酒、制作菊花糕,菊花可食、可藥的實用價值背后,蘊含著古代神仙思想和對生命永恒的向往。同時,菊花與木蘭等香草一樣,成為高潔人格的象征,是內(nèi)在品德的外化,為后世將菊花人格化奠定了基礎。
秦漢以后,特別是魏晉南北朝時期,菊花實現(xiàn)從實用主義到精神象征的轉(zhuǎn)變。這一時期,僵化的門第觀念成為評定人才的主要標準,士人階層的思想發(fā)生了深刻變化,玄學興起,儒道釋交融,追求個體精神自由的“隱逸思想”廣泛流行,形成了獨特的“魏晉風度”。士人們通過寄情山水來安頓身心,這為菊花被賦予人格寓意提供了豐厚文化土壤。
東晉詩人陶淵明,正是這一轉(zhuǎn)變的集大成者與關鍵人物。他的名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構建了一幅超越塵世、心與物游的隱士精神圖景。他以真實的人生選擇與卓越的詩才,為菊花注入了不朽的意象,自此,菊花便與陶淵明的名字一道,成為中國隱逸文化鮮明的符號。

中新社記者:約從1688年起,菊花逐漸被引入荷蘭、法國等歐洲國家。在西方一些國家,菊花更多與“哀悼”“墓園”聯(lián)系在一起,這是如何形成的?
黃河:菊花在西方成為哀悼之花,主要原因是菊花花期和西方宗教節(jié)日的重合。菊花自然花期在秋冬季,特別是白色和黃色的菊花品種,其相對規(guī)整、莊重的花形和素凈的顏色,非常符合西方對哀悼之花的審美。
法國首次舉辦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停戰(zhàn)紀念日時,由于菊花是當時大量可用且花期吻合的花,便被用于烈士墓前以紀念陣亡將士。這一官方的、全國性的行為強化了菊花作為緬懷、烈士之花的形象。正是時間上的高度重合,使菊花與“哀悼”“墓園”建立了直接、牢固的聯(lián)系。
中新社記者:東西方菊花象征意義的差異背后折射出不同的文化心理,能否分析這些差異背后的深層價值觀?
黃河:菊花在東西方象征意義的差異,是不同的文明體系對宇宙、自然、生命和個體價值的理解。中國自古以儒家、道家為主流思想體系,歷來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菊花不在春天與百花爭艷,而在深秋百花凋零時綻放,反映了道家“順其自然”“無為而無不為”的哲理?!半[逸”不是消極避世,而是主動選擇一種更符合“道”的生活方式,因而菊花成為這種內(nèi)在精神與自然完美統(tǒng)一的象征。
而西方崇尚“主客二分”的宇宙觀和理性主義,天主教文化選擇直面死亡,視其為生命的一部分,需要莊重、肅穆的儀式來紀念。菊花的花期與悼亡節(jié)日重合,因而作為表達哀悼情感的符號。
東方文明從菊花中看到了生活的智慧,西方文明則通過菊花思考著死亡的命題,它們共同豐富了人類對生命終極問題的思考。

中新社記者:在當下社交媒體與消費語境下,菊花出現(xiàn)了哪些“新語義”?菊花的文化符號在東西方是趨向融合還是仍有差異?
黃河:菊花的象征意義正在變得多元而復雜,已從傳統(tǒng)的隱逸君子,演變出對抗技術的符號工具“菊花文”,并與健康養(yǎng)生、國風美學緊密結合,以菊花茶、文創(chuàng)產(chǎn)品等形式,作為雅致生活的象征。
在我看來,菊花這一文化符號在東西方依然存在差異,這種差異也是世界文化多樣性的體現(xiàn)。東方的菊花符號根植于“天人合一”的哲學觀,而西方的哀悼菊花則與“主客二分”的宇宙觀緊密相連。
我們應當持續(xù)挖掘菊花的傳統(tǒng)價值,例如,在重陽節(jié)推廣賞菊、飲菊花酒的文化習俗,讓本土消費者真正了解這種花卉的傳統(tǒng)“花語”。(完)
受訪者簡介:

受訪者供圖黃河,北京林業(yè)大學園林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菊花產(chǎn)業(yè)聯(lián)盟秘書長。主要研究方向為花卉遺傳育種,在《植物生物技術雜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園藝研究》(Horticulture Research)《食品化學》(Food Chemistry)等國際期刊發(fā)表多篇論文。以第一育種人和主要育種人培育菊花“東籬霞光”“東籬粉荷”“東籬黃舞”等20余新品種。
國內(nèi)新聞精選:
- 2025年10月29日 21:30:53
- 2025年10月29日 20:25:57
- 2025年10月29日 20:20:07
- 2025年10月29日 17:24:26
- 2025年10月29日 17:01:04
- 2025年10月29日 16:18:56
- 2025年10月29日 14:10:05
- 2025年10月29日 12:13:48
- 2025年10月29日 11:37:45
- 2025年10月29日 11:18:22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2020092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