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個國際性社會組織規(guī)范性文件出臺
民政部今天公布了《國際性社會組織章程示范文本(試行)》,為在我國境內登記注冊的國際性社會組織制修訂章程提供范例。這是我國首個針對國際性社會組織管理的規(guī)范性文件。
國際性社會組織應堅持國際性
《國際性社會組織章程示范文本(試行)》適用于由境內外發(fā)起人共同發(fā)起,在中國境內成立登記,以促進國際合作、加強國際交流、參與國際事務為宗旨的國際性、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
《國際性社會組織章程示范文本(試行)》明確,國際性社會組織在運行中,應當堅持國際性,不得在宗旨、業(yè)務范圍、會員組成等方面偏離促進國際合作、國際交流等定位。在會員組成方面,可面向所涉領域廣泛吸納會員,要求符合條件的外籍會員原則上占比不低于會員總數(shù)的1/3,并選擇至少一門外語作為工作語言。
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涉外社會組織工作處處長 王博:國際性社會組織顧名思義,主要是面向國際發(fā)展會員、開展活動。《國際性社會組織章程示范文本(試行)》充分借鑒知名國際組織治理經驗和治理規(guī)則,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給予國際性社會組織更大自主權,支持其攜手世界各國會員參與國際合作,推動各國人民互聯(lián)互通、互學互鑒、互利共贏。
推動國際性社會組織
規(guī)范化建設和高質量發(fā)展
民政部介紹,截至目前,民政部共登記國際性社會組織62家,其中有國際科技組織33家,占國際性社會組織總量的53%。近年來,這些國際性社會組織活躍在民生、經濟、文化、科技、體育、能源、醫(yī)學、旅游等領域,為共建“一帶一路”、參與全球治理作出了積極貢獻。
此次出臺的《國際性社會組織章程示范文本(試行)》立足我國國情,堅持一手抓積極引導發(fā)展,一手抓嚴格依法管理,支持國際性社會組織在對外經濟、文化、科技、體育、環(huán)保等交流中發(fā)揮積極作用。
(央視新聞客戶端)

國內新聞精選:
- 2025年09月13日 13:26:27
- 2025年09月13日 13:11:30
- 2025年09月12日 15:07:02
- 2025年09月12日 13:44:41
- 2025年09月12日 13:44:19
- 2025年09月12日 09:18:43
- 2025年09月12日 07:22:58
- 2025年09月12日 07:17:10
- 2025年09月11日 11:53:52
- 2025年09月11日 1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