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最新国产99热这里只有精品,久久福利精品免费,天天精品福利一区视频

<b id="kjewv"><legend id="kjewv"></legend></b>
<cite id="kjewv"></cite>
    
    

      35家上市銀行年度分紅超5000億

      分享到:
      分享到:

      35家上市銀行年度分紅超5000億

      2025年07月08日 10:01 來源:北京商報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A股上市銀行進入現(xiàn)金分紅高峰期,7月7日,據北京商報記者統(tǒng)計,已有35家銀行落地2024年度末期利潤分配方案,疊加已實施的2024年度中期分紅,銀行年度分紅總額已達5092.34億元,其中約七成上市銀行年度現(xiàn)金分紅比例超20%。更有11家銀行分紅比例突破30%大關,展現(xiàn)出穩(wěn)定且強勁的股東回報能力。在當前低利率環(huán)境下,銀行股的股息率優(yōu)勢愈發(fā)凸顯,吸引著追求穩(wěn)定收益的投資者目光。分析人士建議,應全面評估銀行的基本面情況,避免單純依賴股息率作出投資決定。

        國有大行是分紅“主力軍”

        A股上市銀行進入現(xiàn)金分紅高峰期。7月7日,北京商報記者根據公告梳理發(fā)現(xiàn),42家上市銀行中,有35家銀行已公布2024年權益分派實施方案,疊加已實施的2024年中期分紅,Wind數據顯示,銀行年度分紅總額已達5092.34億元;另有7家銀行2024年度利潤分配方案通過股東大會決議,等待正式落地。

        以派息日計算,截至目前,除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4家國有大行之外,已有包括興業(yè)銀行、平安銀行、華夏銀行、浙商銀行在內的4家股份行以及18家城農商行共計26家銀行實施年度分紅,合計派息金額高達3035.47億元。

        國有大行依舊是分紅“主力軍”,以絕對優(yōu)勢占據分紅榜前列。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兩家國有大行2024年度累計分紅總額均突破700億元。其中,建設銀行以1007.54億元的分紅金額拔得頭籌,較上年同期微增0.75%;中國銀行緊隨其后,分紅713.6億元,同比增長2.54%。

        股份行層面,興業(yè)銀行分派年度現(xiàn)金總額224.33億元,為目前股份行中已派發(fā)的最大“現(xiàn)金紅包”銀行,較上年同期增長3.83%;其他幾家股份行的分紅情況各有不同,平安銀行、華夏銀行、浙商銀行分別派發(fā)現(xiàn)金117.99億元、64.46億元、42.84億元。

        城商行和農商行則通過提升分紅頻率,進一步提高股東回報水平。截至目前,18家城農商行中,超半數已實施2024年中、年末“雙輪”分紅,帶動年度分紅金額顯著增長。上海銀行年中分紅39.78億元,年末分紅31.25億元,全年累計分紅71.03億元,登頂城農商行榜首;南京銀行、上海農商銀行、重慶農商行等分紅金額均超30億元。

        除了已實施派息的銀行之外,另有工商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江蘇銀行、民生銀行、北京銀行、西安銀行、鄭州銀行、青農商行9家銀行擬分派的“現(xiàn)金紅包”將于未來一周內陸續(xù)到賬。

        值得關注的是,在2024年度利潤分配方案尚處實施階段時,不少銀行已紛紛布局2025年中期分紅規(guī)劃。其中,上海農商行在近期股東大會上審議通過2025年中期分紅安排的議案;而常熟農商行則于6月30日召開臨時股東大會,表決通過《提請股東大會授權董事會決定2025年中期利潤分配方案》的議案,據該行披露,此次中期分紅安排旨在貫徹監(jiān)管層鼓勵上市公司提升現(xiàn)金分紅水平、增加分紅頻次、優(yōu)化分紅節(jié)奏的政策導向,進一步強化投資者回報,提升投資者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提振長期持股信心。

        “銀行的密集分紅,本質上是行業(yè)基本面與政策導向共振的結果?!碧K商銀行特約研究員付一夫分析稱,這一現(xiàn)象主要釋放出三重積極信號:一是銀行業(yè)經營基本面穩(wěn)健,盈利足以支撐持續(xù)分紅,經濟復蘇背景下金融機構風險可控;二是銀行作為國企及行業(yè)龍頭,積極響應“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監(jiān)管導向,讓長期投資者獲得可預期的現(xiàn)金流回報,切實提升市場參與獲得感;三是在當前利率環(huán)境下,銀行通過分紅向公眾展示公司穩(wěn)健的經營業(yè)績,給投資者信心。付一夫強調,在政策引導與行業(yè)發(fā)展的雙重驅動下,高頻、高分紅或將成為銀行業(yè)的新常態(tài)。

        11家銀行分紅比例突破30%

        從分紅比例上來看,A股上市銀行分紅力度持續(xù)強化,約七成銀行分紅比例超20%,另有招商銀行、上海農商行、蘇州銀行、上海銀行、廈門銀行等11家銀行分紅比例突破30%,招商銀行以33.99%的分紅比例位居股份制銀行前列。

        不僅整體分紅比例呈現(xiàn)向上趨勢,部分銀行的分紅增幅和穩(wěn)定性也尤為亮眼。Wind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24年包括西安銀行、上海農商行、中信銀行、張家港農商行、青島農商行、無錫農商行在內的多家銀行分紅比例同比抬升。其中,西安銀行分紅比例從2023年的10.11%躍升至2024年的17.37%,增幅達7.26個百分點;更值得關注的是,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蘇州銀行、廈門銀行、南京銀行、江蘇銀行、上海農商行、重慶農商行等10家銀行連續(xù)兩年維持30%以上的分紅比例,形成穩(wěn)定的“分紅機制”。

        從政策層面上來看,為進一步健全上市公司常態(tài)化分紅機制,提高投資者回報水平,證監(jiān)會此前發(fā)布的《上市公司監(jiān)管指引第3號——上市公司現(xiàn)金分紅》,以及《關于修改<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的決定》中提到,進一步明確鼓勵現(xiàn)金分紅導向,推動提高分紅水平;鼓勵上市公司增加現(xiàn)金分紅頻次,引導形成中期分紅習慣,穩(wěn)定投資者分紅預期。

        對于銀行現(xiàn)金分紅比例是否存在最優(yōu)水平這一問題,經濟學家、新金融專家余豐慧表示,銀行的分紅比例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盈利水平、資本充足率、監(jiān)管要求以及發(fā)展戰(zhàn)略等。一般來說,較高的分紅比例反映出銀行擁有較強的盈利能力和充足的資本儲備,同時也表明其對未來增長的信心。

        與此同時,多家銀行也將提升投資者回報納入核心經營策略,以連續(xù)提升分紅比例的實際行動強化股東價值。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fā)現(xiàn),興業(yè)銀行披露的數據顯示,該行2019—2024年現(xiàn)金分紅比例從24.59%逐年提升至30.73%,六年間累計增幅達6.14個百分點;中信銀行2024年擬現(xiàn)金分紅194.55億元(含中期分紅),連續(xù)六年實現(xiàn)分紅金額增長,分紅比例提升至30.5%。

        “對于投資者而言,分紅比例在投資決策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因為它直接影響到投資回報率。不過,過高的分紅比例也可能意味著銀行擴大業(yè)務規(guī)模或進行戰(zhàn)略投資的空間有限?!庇嘭S慧說道。

        勿單純依賴股息率決策

        從投資者的實際收益角度來看,在當前銀行存款低利率環(huán)境下,銀行股仍具吸引力。

        Wind數據顯示,以7月7日最新收盤日計算,近12個月內,42家A股上市銀行中,約半數銀行股息率超4%,其中民生銀行、光大銀行、北京銀行股息率分別達到6.58%、6.24%、6.08%;工商銀行、蘭州銀行、中信銀行等股息率均超過5%。

        而銀行股的持續(xù)上漲,進一步為高股息率水平提供了支撐。具體到盤面,7月4日,銀行板塊再創(chuàng)新高,當日板塊內個股集體發(fā)力,工商銀行、中信銀行、興業(yè)銀行、浦發(fā)銀行等紛紛突破歷史高點,浙商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蘇州銀行等則創(chuàng)多年新高。7月7日,銀行股沖高后回落,截至收盤,42只銀行股中,有28只上漲。

        而對照銀行存款、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情況來看,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fā)現(xiàn),經歷了多輪下調后,長期限定期存款利率跌破2%大關,正式邁入“1”時代,連帶銀行大額存單、通知存款等曾被視為“高息”的產品也紛紛失去利率優(yōu)勢,低風險理財產品業(yè)績比較基準則介于2.5%—3%左右。當前多數銀行股股息率已顯著高于銀行存款及理財產品收益水平。

        對于投資者而言,究竟是持有銀行個股更優(yōu),還是選擇銀行存款、理財產品更合適?業(yè)內人士表示,若銀行股股價穩(wěn)定,買入銀行股以獲取股息率回報確實是一種投資策略,但需注意其與固收類產品的本質差異以及股價波動可能導致“負回報”風險,投資者需依自身風險偏好和產品屬性決策。

        “隨著經濟逐步復蘇及貨幣政策趨于穩(wěn)定,銀行板塊有望繼續(xù)保持穩(wěn)中向好的走勢?!庇嘭S慧表示,高股息率為銀行股提供了支撐,吸引了大量尋求穩(wěn)定收益的投資者,成為推動股價上漲的重要力量之一。然而,投資者在關注銀行股高股息率的同時也需警惕潛在風險,如宏觀經濟波動可能導致不良貸款率上升,進而影響銀行盈利能力和分紅水平;此外,利率變動也會對銀行凈息差產生影響,從而間接作用于股息分配。因此,投資者應全面評估銀行的基本面情況,避免單純依賴股息率作出投資決定。

        北京商報記者 宋亦桐 實習記者 周義力

      【編輯:劉陽禾】
      發(fā)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fā)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xié)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