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萍拒做綜藝節(jié)目煽情:家長里短挺對我胃口——中新網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最新国产99热这里只有精品,久久福利精品免费,天天精品福利一区视频

<b id="kjewv"><legend id="kjewv"></legend></b>
<cite id="kjewv"></cite>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娛樂新聞
        倪萍拒做綜藝節(jié)目煽情:家長里短挺對我胃口
      2010年01月15日 11:22 來源:華商晨報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倪萍在《民生大議》錄制現(xiàn)場
      【點擊查看其它圖片】

        久未在熒屏露面的名嘴倪萍,2010年重執(zhí)話筒入主云南衛(wèi)視《民生大議》。近期,記者專訪了倪萍,她并不認同復出一說,對照今昔電視節(jié)目,倪萍也是深有感觸。

      如今主持算不算“復出”?

      “我從來就沒隱退過”

        記者(以下簡稱“記”):這幾年都在拍戲沒做主持,此次主持《民生大議》算是復出嗎?

        倪萍(以下簡稱“倪”):不能算,也沒隱退過。主持人和演員離得挺近的,我自己沒有復出這種感覺。

        記:你之前主持的綜藝節(jié)目、春晚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怎么想到要主持一檔民生類節(jié)目?

        倪:我想現(xiàn)在的社會,很少有人會像我們的父母那樣,一輩子只從事一個工作。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特別多的可選的路。

        記:還會再主持綜藝節(jié)目嗎?

        倪:綜藝節(jié)目我肯定不做了,家長里短婆婆媽媽類的,挺對我胃口。我主持的新欄目《婆婆媽媽》應該在春節(jié)前后上檔。

      主持從不臨時做功課?

      “看新聞是多年習慣”

        記:你是不是很喜歡民生話題?感覺你是個特別關注民生的人。

        倪:我覺得這個帽子給我戴得特別高、特別大。實際上,過去的綜藝節(jié)目,現(xiàn)在的談話節(jié)目,都是節(jié)目,我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區(qū)分。

        記:你提到做《民生大議》不用臨時做功課,而是憑借多年的積累。

        倪:我從進電視臺那天開始,就有看新聞的習慣。特別是當時做直播節(jié)目,每天必須做的事情就是瀏覽所有的新聞,甚至每天帶個小收音機,沒時間看報就聽廣播,當天發(fā)生的事情你都得知道,就從那時養(yǎng)成的習慣。如果不這樣,就跟不上這支隊伍往前走。

      過去與現(xiàn)在節(jié)目有何不同?

      “節(jié)目與時代契機有關系”

        記:現(xiàn)在的綜藝節(jié)目、民生節(jié)目都和過去不同了,這兩檔節(jié)目你都做過,是否有感觸?

        倪:這個感覺太大了。十幾年前我做《文化訪談錄》,第一期就采的是馬季,還有姜昆,侯耀文、馮鞏,相聲界幾乎所有人都到場了。我們就圍坐在一個大長桌子上,反思我們的相聲為什么走下坡路。第二期就做的是“小品出路在何方”,我們去了趙本山的老家,訪問了他的叔叔、嬸、鄰居,聊當年他的小品為什么受群眾歡迎。當時那個節(jié)目為什么沒堅持下去,就是受時代的變化影響。當時老百姓還屬于看唱大戲的年代,我各種節(jié)日晚會馬不停蹄地做,那會兒人們真的不習慣你在電視上說話,覺得說話就是開大會。

        節(jié)目與時代的契機有關系。當時頻道資源少,只看一臺春節(jié)晚會,現(xiàn)在是各個衛(wèi)視都在過大年。

      過去主持很煽情?

      “煽情不是設計出來的”

        記:單從娛樂方面來看,你認為現(xiàn)在的時代好還是過去好?

        倪:有的東西是過去的好,社會發(fā)展了,但是人和人之間相互的溫暖、最基本的愛永遠不過時,F(xiàn)在的娛樂節(jié)目那種個性化特別好,但是過去的經典,一首歌能傳唱好幾年的現(xiàn)在也很少出現(xiàn)。

        記:很多人都給你過去的風格定義為煽情,觀眾在《民生大議》中有可能再看到這種煽情嗎?

        倪:沒有人早晨起來就去設計下午三點要哭,五點要笑。節(jié)目也是這樣,沒有人設計我要哭要感動,那樣的人基本就是機器。

        ----- 文娛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