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地質“敏感” 臺北故宮24小時監(jiān)控(圖)——中新網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最新国产99热这里只有精品,久久福利精品免费,天天精品福利一区视频

<b id="kjewv"><legend id="kjewv"></legend></b>
<cite id="kjewv"></cite>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臺灣新聞
        后山地質“敏感” 臺北故宮24小時監(jiān)控(圖)
      2010年04月29日 14:55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臺北故宮 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點擊查看其它圖片】

        中新網4月29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臺灣交通要道“北二高”發(fā)生山崩意外,島內山坡潛藏危機受關注。對“門前有小河、后面有山坡”的臺北故宮來說,1975年后山發(fā)生過塌方,2009年莫拉克臺風帶來嚴重降雨后,臺北故宮警覺到異常氣候不斷,可能對其帶來的沖擊,因而邀請地質專家針對周遭環(huán)境進行“臺北故宮在極端降雨條件下之災害潛勢分析”。

        這項分析主要就故宮正館后山、緊鄰外雙溪的大千紀念館和育成中心預定地等處,展開落石、土石流和淹水等重大災害評估。故宮所在地有山有水,環(huán)境優(yōu)美,但也隱藏落石坍塌、淹水等危險。十多年前臺北市建設局就將故宮所在地列入“地質敏感災害區(qū)”,尤須注意落石,不禁讓外界對故宮60多萬件文物的安全性憂慮。

        30年前曾坍方 極端降雨危機多

        1975年臺北故宮后山確實曾發(fā)生過落石坍方,壓毀坡腳下的模型室,造成兩名員工死亡,當時還從瑞芳等地找來礦工開挖!肮蕦m院長”周功鑫對當年塌方記憶猶新,“當時一團亂,大家都好緊張!

        從那次事件之后,臺北故宮開始監(jiān)測后山土石變化,2002年引入第一套計算機安全偵測系統(tǒng),24小時都有專人監(jiān)控。

        “臺北故宮災害潛勢分析”由臺大土木系教授劉格非主持,這份調查指出,其后山高度雖只有100多公尺,但因屬“火山碎屑堆積層”而有潛在的落石危險。

        臺北故宮工程人員林政翰表示,“堆積層指的是還沒膠結成巖盤的地質,當中夾帶大量細砂,又急又快的豪雨是可能造成坍方的!贝送,位在外雙溪畔的大千紀念館和育成中心預定地,也被評估可能會發(fā)生土石流,甚至因為外雙溪暴漲以至于淹水8米深(約兩、三層樓高)的災害發(fā)生。

        加強排水、防落石 將砸1億新臺幣

        林政翰說明,既然正館后山有坍方危機,那么危險性最高的地方就盡量不擺文物。至于主要用來收藏器物文物的“山洞庫房”,除了加強的鋼筋水泥結構,器物平時也收藏在耐震度高的鐵箱中,一旦土石坍塌發(fā)生,還能確保器物完好無損。這份分析也針對補強措施和工程整治提出建議,包括重整排水系統(tǒng)、危石移除、架設防落石網、興建宿舍區(qū)附近的護岸工程、擋土排樁和自動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架設等,總預算預估1億新臺幣。周功鑫指出,分析書目前還是初步階段,8月底提出最后的報告內容之后,才會依此編擬工程預算。

        ----- 臺灣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