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赴延安 許信良認為應學中共開放、理性思維——中新網(wǎng)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最新国产99热这里只有精品,久久福利精品免费,天天精品福利一区视频

<b id="kjewv"><legend id="kjewv"></legend></b>
<cite id="kjewv"></cite>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臺灣新聞
        三赴延安 許信良認為應學中共開放、理性思維
      2009年07月22日 01:17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7月19日,“情系長安——兩岸文化聯(lián)誼行”代表團在延安參觀民間藝術展,來自臺灣的財團法人新興民族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許信良正在觀看一幅“毛澤東詩詞糜粘畫”。 中新社發(fā) 張宇 攝

      版權聲明:凡注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wǎng),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中新社延安七月二十一日電 (記者 曾嘉)“從延安這里能看到中共開放、理性的態(tài)度,值得臺灣學習借鑒。”臺灣新興民族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許信良第三次來到延安參訪,對歷史感興趣的他對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時期的發(fā)展甚為了解。

        “情系長安——兩岸文化聯(lián)誼行”正在陜西延安、西安等地參訪,許信良作為臺灣嘉賓團顧問第三次來到延安。

        “延安古稱延州,宋朝大文豪范仲淹曾派駐此地,防御西夏。”許信良首先為記者普及歷史知識。他說,延安自古就是軍事重地,也是民族交流交融的地方,這里孕育了開放的精神。

        看到周恩來、鄧小平等中共領導人的故居,許信良說,他們都是早年留學歐洲的,也是中共創(chuàng)黨的重要人物,他們的思想對這個政黨后續(xù)的發(fā)展起到重要作用。對李立三、博古、王明、張聞天等人物,許信良都耳熟能詳!爸袊伯a黨走了自己的路,發(fā)動農民參與革命,而不是照搬蘇聯(lián)的模式,這都說明中共早期領導人能夠因應中國的現(xiàn)實而做出正確的決策!

        他說,除了延安,他還去過鄧小平的老家四川廣安,“鄧小平十幾歲就離開家鄉(xiāng),到國外學習,而后從事革命,之后一生都未再回家鄉(xiāng),說明這一代領袖都是憂國憂民、‘有國無家’,他們懷抱著大理想。鄧小平在三十年前主張的改革開放改變了中國大陸后來的發(fā)展歷程,充分體現(xiàn)了歐洲留學經歷帶給他的開放、理性思想,也改變了這個黨!

        許信良表示,中共的發(fā)展歷史也證明,黨絕不是一個人的黨,需要集體領導,臺灣的政黨也應該借鑒這種模式!懊襁M黨執(zhí)政八年期間,很快變成了一個人的黨,產生了很多問題。政黨不能只是一個人說了算!

        許信良二00一年和二00三年曾兩度參訪延安,是次行程印象最深的是這里的綠化!拔仪耙淮蝸磉能看到黃土高坡的景象,但這次來看到滿山遍野的綠色,環(huán)境得到明顯改善,顯示政府政策執(zhí)行的效率高。”

        回憶近二十年來的大陸參訪行程,許信良走遍了大陸所有省、自治區(qū)和直轄市,印象最深是在一九九一年的大陸行。“我當時得出三個印象,一,大陸改革開放一定會繼續(xù)下去;二,大陸對臺灣和平政策是有誠意的;三,大陸主管經濟官員的現(xiàn)代化意識很強,很開放。后來大陸的經濟和兩岸關系的發(fā)展都印證了這幾點!

        談到大陸對臺政策,他表示,臺灣是民選社會,領導人受民意的影響很強,大陸強調做臺灣人民工作、寄希望于臺灣人民的政策是正確的,應該堅持下去。(完)

      【編輯:吳翔
        ----- 臺灣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