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12月9日,記者來到新疆昌吉州呼圖壁縣,這里是“新疆小曲子劇”的發(fā)源地,該劇種已有一百多年歷史,深受新疆老年群眾的喜愛,但大部分年輕人對該劇種不感興趣,這就有可能導致“新疆曲子”走向衰亡。
【新疆曲子劇表演家王曰發(fā) 同期聲:】新疆本土生長起來的這些老年人,特別多,會唱新疆曲子的特別多,向年輕這一代他就少了,所以老的,有的喜歡唱但年事已高已經唱不成了,好多人都是,我們都知道這些老藝人,可是現在年輕人不喜歡聽。
【正文】12月9日,記者來到新疆昌吉州呼圖壁縣,這里是“新疆小曲子劇”的發(fā)源地,該劇種已有一百多年歷史,深受新疆老年群眾的喜愛,但大部分年輕人對該劇種不感興趣,這就有可能導致“新疆曲子”走向衰亡。
【新疆曲子劇表演家王曰發(fā) 同期聲:】新疆本土生長起來的這些老年人,特別多,會唱新疆曲子的特別多,向年輕這一代他就少了,所以老的,有的喜歡唱但年事已高已經唱不成了,好多人都是,我們都知道這些老藝人,可是現在年輕人不喜歡聽。
【正文】針對這一情況,新疆曲子劇表演藝術家王曰發(fā)在近一年多時間里,將新疆曲子帶入校園,在呼圖壁縣五工臺鎮(zhèn)小學將全校范圍內喜歡新疆曲子的60多名小學生組織起來,每周四下午用兩節(jié)課時間教授新疆曲子課程,義務擔任老師。
【五工臺鎮(zhèn)小學尹俊睿 同期聲:】家里面爺爺奶奶我回去唱給他們聽。(他們高不高興?)高興(他們怎么說的?)(怎么高興?)他們讓我唱的時候,然后我就唱幾句,然后他們就跟我一塊哼著唱
【正文】據了解,“新疆曲子”孕育于18世紀60年代,由陜西曲子、青海平弦、蘭州鼓子、西北民歌等流入新疆后,融合新疆各民族音樂藝術,從而逐步形成和完善成為一個具有獨特風格的地方劇種,它是新疆唯一用漢語演唱的地方劇種。2006年,新疆曲子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記者戎睿 新疆呼圖壁報道)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