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遇難雙胞胎姐妹骨灰被雕塑成“生命之花”(4)——中新網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最新国产99热这里只有精品,久久福利精品免费,天天精品福利一区视频

<b id="kjewv"><legend id="kjewv"></legend></b>
<cite id="kjewv"></cite>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社會新聞
        地震遇難雙胞胎姐妹骨灰被雕塑成“生命之花”(4)
      2009年06月02日 10:24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五

        由于總是見不到另一半的骨灰,“生命之花”的創(chuàng)作停滯。骨灰每天就放在舒勇臥室的桌子上。他每天早上醒來一次,就出一次冷汗。那不是對死的畏懼,而是對活著的惶恐。

        舒勇每天給趙德琴打電話,她已經處于崩潰的邊緣。骨灰被搶走后,竟然就像蒸發(fā)了一樣,沒人告訴她真實的去向。

        這一次,骨灰看來真的值錢了,究竟是誰不愿意看到“生命之花”最終的綻放?人們不斷猜測著。

        趙德琴變得有些神經質,不斷地問遇到的每個人:孩子的骨灰去了哪里?她差不多為此跑斷了腿,像尋找兩個活人一樣,尋找著兩個孩子骨灰的下落。

        有時候她甚至恍惚起來,覺得骨灰當初被舒勇都帶走了,或者殯儀館從來就沒有給過她。

        想得越多就越讓這個母親覺得恐怖,大地震奪走了她孩子的全部,如今因為和藝術家舒勇的交往,孩子們的一半骨灰就這么突然消失了。

        她記不清一個人偷偷跑過多少次陵園,她聽說很多無法辨認的骨灰都被集體埋在一處墓地。但那里都是些有名有姓的孩子,都是在大地震中遇難的。她在那里看到了聚源中學初二6班、7班的墓地,那是女兒當初所在的班級。那些沒有跑出來的學生,還有當天上課的老師,都聚集在那里,唯獨沒有她的孩子。

        那是一種被拋棄、被孤立于世界之外的感覺,不止是她,還有她的兩個孩子。

        2009年4月,趙德琴終于在都江堰寶山陵園的倉庫發(fā)現(xiàn)了孩子們的骨灰。當時瓷壇子已經被砸爛了,寫有孩子名字的標簽被丟在一邊,骨灰撒了一地。母親的心徹底碎了。

        有人找到她,跟她說,要骨灰可以,但必須答應第二天就下葬。

        趙德琴還想著把骨灰埋葬了再偷偷取出來,帶給舒勇,這個想法連她的姐姐都不答應了,親屬們擔心,要是一味想著“生命之花”,孩子們的身份恐怕就永遠蒸發(fā)了。

        骨灰的另一半還在舒勇那里。10個月過去了,他早晨起來甚至都不敢直視臥室里擺放的那兩個罐子,他能夠明顯感覺到兩個靈魂的等待。

        舒勇想過半途而廢,但趙德琴在這個時候變得很堅定,她迫切希望“生命之花”能夠實現(xiàn),讓孩子們得以重生,也讓她一年來遭遇的磨難稍微消解。

        趙德琴明白,在那個集體墓地里,自己的孩子肯定將被忽視和遺忘。不只是她,越來越多的家長都想明白了,他們不斷給藝術家舒勇打電話,希望捐獻孩子的骨灰,延續(xù)那朵生命之花。

        舒勇拒絕了,他知道那些家長不是為了重生,而是為了不被遺忘。但有關遺忘,也是他最為苦惱的,那并不是一件藝術品能夠辦到的。

        2009年4月,舒勇跟趙德琴通了一個電話,他們決定開始“生命之花”的最后塑造。

        手里的骨灰只有一半,舒勇決定用陶泥與骨灰相結合,采用傳統(tǒng)的燒陶工藝來制作。先將骨灰研磨成為粉末,再將粉末摻進陶土中塑造成“生命之花”,然后高溫燒制成型。

        骨灰從北京運到廣州佛山石灣,那里是中國著名的陶瓷之都。

        在機場,舒勇這個背著骨灰的乘客,差點被當成了恐怖分子;在佛山石灣,舒勇用骨灰制陶的恐怖嘗試同樣遭到了制陶界的集體抵制,他們不打算給舒勇提供制陶的場地,因為那是不吉利的;也沒有制陶工人給舒勇幫忙,一切只能自己動手。

        4月9日,舒勇帶著兩姐妹的骨灰拜訪了廣州的六榕寺。他希望得到法師的幫助,為孩子們做個超度,也為自己的這次藝術嘗試找到一點心靈安慰。

        出家人委婉地拒絕了他,他們此前沒有過為一份即將成為藝術品的骨灰超度的先例。他們建議舒勇買一張唱佛CD,在電腦上朗誦一夜,就算超度了。

        舒勇執(zhí)拗地認為,這樣對不起尚在迷途中孩子們,她們需要天堂的指引。最終,一個法師答應為孩子們超度,前提是不準任何人在場。

        至此,一切終于準備就緒。

        孩子們的骨灰要磨成粉末,這需要一臺球磨機,沒人有勇氣借機器給舒勇,他只能花2800元買了一臺,在工藝師傅的指導下親自動手。

        球磨機啟動,舒勇忐忑了許久的心也在一瞬間平靜下來,接下來,時間幾乎靜止,機器的轟鳴遮蔽了一切喧囂。近一年來圍繞“生命之花”的困惑、磨難、恐懼,直接被抽絲剝繭,那個堵在他心里的結,也開了。

        球磨機停止了研磨,慢慢打開蓋子,骨灰已被磨成細膩而純白的泥漿,一股霧氣順著開口飄向空中,藝術家感覺那就是姐妹倆像小仙一樣釋放了。

        接下來要用手將骨灰的粉末和上等白泥和在一起,最終形成創(chuàng)作的原料。骨灰的質地細膩如絲,讓藝術家感覺像是在撫摸著孩子們的頭發(fā)。

        舒勇說自己沒有一絲恐懼,他創(chuàng)作的激情迸發(fā)了,短短的幾分鐘,“生命之花“的雛形就完成了。

        那是他以前從沒見過的花,不是蓮花,不是玫瑰,甚至有點似花非花,隱約中仿佛是姐妹倆在夢里畫給他的造型。

        5月9日,“生命之花”入爐。

        舒勇守了一夜,那一刻,他就像在產房外等待生命誕生,異常興奮和焦慮。

        5月10日,“生命之花”出爐了,母親在去麗江的列車上看到了舒勇發(fā)到手機上的照片,這讓她想起了一年前女兒們給她過的那個母親節(jié),當時孩子們送她一朵花,只是她叫不出名字。如今,她覺得那些叫不出名字的都是生命之花。

        “5·12”那一天,“生命之花”在媒體的鎂光燈下曝光,人們驚嘆于這生命升華的結晶。只有藝術家和母親才知道,在都江堰寶山陵園,姐妹倆生命的另一半和她們的同學安葬在一起。

        那里是聚源中學沒走出來的孩子們,有人說是311個,有人說是289個⋯⋯每個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數(shù)字。

        “生命之花”共有三朵,其中最小的一朵送給孩子父母,兩朵大的原本計劃捐給國家博物館和地震博物館,但舒勇?lián)木璩鋈サ乃囆g品將不會受到重視,他正在籌劃著將其進行拍賣,將所得交給孩子父母,或設立一個生命之花基金。 ★

      【編輯:吳歆
        ----- 社會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