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最新国产99热这里只有精品,久久福利精品免费,天天精品福利一区视频

<b id="kjewv"><legend id="kjewv"></legend></b>
<cite id="kjewv"></cite>
    
    

      頻 道: 首頁|新聞|國 際·英文|財經|體育|奧運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學生|IT|教育|健 康
      汽 車|房 產|電 訊 稿|視 頻| 圖 片| 社 區(qū)|圖 片 網|華文教育|廣 告|演 出|圖片庫|供 稿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新聞浮世繪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索捐是過度開發(fā)慈善的惡果
      2007年08月29日 09:34 來源:新京報

        “王明殿,你這個騙子!沒有錢你還上什么電視,還吹自己是什么慈善家?”一位婦女在向慈善人士王明殿索捐無望之后哭喊著。類似“索捐”事件在各地均有發(fā)生。(昨日《中國青年報》)

        這是一個極其病態(tài)的現(xiàn)象。慈善本是一種主動、自由、愉悅的利他行為,捐助者自由助困手有余香。請求別人,那不是捐是乞;逼別人捐,那不是捐是勒索。

        索捐現(xiàn)象問題出在中國的民間慈善被過度開發(fā)上。一個社會民間慈善救助的能力其實非常有限,但由于中國社會經濟發(fā)展水平低和社會保障還不完善,經費投入不足,資金有很多缺口,導致太多的人、太多的事需要社會愛心的救助和慈善的關懷。孩子缺錢上不了大學,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向社會求助;窮人得了什么不治之癥,媒體首先想到的就是幫助他們吁求社會捐助;哪里發(fā)生了什么災難,各種不同部門組織的捐助活動會紛至沓來。在這種層層不窮、過度開發(fā)的民間“慈善”氛圍下,許多人便養(yǎng)成了對慈善的不切實際的期待:有問題、有困難“理所當然”地去找慈善,去讓慈善家伸出援手。

        這種泛濫開發(fā),一方面使許多人產生厭捐情緒,反感這些道德強制,另一方面就是讓不少受助者失去對慈善的尊,自己窮別人應有責任捐助自己,用不著說什么謝謝。當慈善家因為能力問題未能伸出援手時,有人會毫無心理障礙地去逼著別人捐———既然在內心中認為別人有責任捐助自己,自己“理所當然”應受慈善救助,就敢于去逼甚至勒索了,對慈善的過高期待滋生出一種反客為主的“道德綁架”。

        過度開發(fā)中,慈善中的道德關系被嚴重扭曲,“索”和“逼”也就沒有了羞恥感。

        作者:曹林


       
      編輯:張磊】
       


        打印稿件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