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3月31日電 陶祎文還記得他創(chuàng)作的第一首曲子的曲名叫“Congratulations”(恭喜),但完成后他問媽媽怎么拼,因為他當時只有3歲。7年之后,陶祎文已經(jīng)有一本厚厚的作曲集,作品近500首。
據(jù)世界日報報道,陶祎文的父母是中國大陸移民,為了讓孩子有機會接受完整的音樂教育,一年半前由芝加哥搬到紐約。陶祎文現(xiàn)在就讀曼哈頓Professional Children's School,該校專門招收具表演天分的學生。陶祎文周末則上茱麗亞音樂學院預科,學習鋼琴和作曲。
陶祎文的父母也不知道兒子的音樂天分是哪里來的,不過肯定“不是遺傳”,因為夫婦兩人不懂音樂。母親丁敏芳說,兒子只有18個月大時,聽到姐姐彈鋼琴,自己也爬上鋼琴椅,竟能完整彈出一首曲子。陶祎文愈來愈大,輕易就坐上鋼琴椅,“如果再不讓他好好學,他恐怕要自己去亂彈個不!。所以他3歲就開始學小提琴,4歲學鋼琴,5歲學作曲。
陶祎文年紀雖小,得過的獎已經(jīng)不少,包括2004年美國作曲家作者出版家協(xié)會的年輕作曲家獎,他也是最年輕的獲獎者。
陶祎文卻認為,作曲對他來說是很自然的,腦子里產(chǎn)生的旋律,寫下來就是,就像很多孩子以畫畫表達自己,他是用音符。
他說,彈自己的曲子可以自由發(fā)揮,不像彈別人的曲子非得照著譜走,這也讓他更加熱衷作曲。他還喜歡寫詩,他認為詩和音樂有很多相近之處,都是抽象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