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災區(qū)重建側記:汶川生態(tài)新城水磨鎮(zhèn)重生——中新網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最新国产99热这里只有精品,久久福利精品免费,天天精品福利一区视频

<b id="kjewv"><legend id="kjewv"></legend></b>
<cite id="kjewv"></cite>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國內新聞
        震災區(qū)重建側記:汶川生態(tài)新城水磨鎮(zhèn)重生
      2010年03月31日 18:08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中新網水磨3月31日電 (劉賢 許涵) “你看這街道、戲臺、古牌坊,這里以后肯定會發(fā)展得很好!”四川省阿壩州汶川縣水磨鎮(zhèn)禪壽老街重建后首家新店的老板龍綱望著具有濃郁古風的老街,似乎已看到了未來的美好生活。

        3月31日,廣東省佛山市對口支援四川汶川水磨鎮(zhèn)災后重建的78個項目整體交付使用,3年援建任務在1年半的時間內基本完成。

        水磨鎮(zhèn)是汶川縣境內現(xiàn)存較為完好的古鎮(zhèn),地處汶川縣東南部邊緣山區(qū),岷江支流壽溪河畔,距離汶川縣城八十二公里,與震中映秀直線距離不足十公里。這個在汶川大地震中遭到嚴重損壞的山中小鎮(zhèn),在短短1年半的時間內躍變成具有濃郁藏羌特色的濱湖山地新城。

        佛山市委書記林元和說,在對口援建過程中,我們把水磨鎮(zhèn)定位為“汶川生態(tài)新城、西羌文化名鎮(zhèn)”。運用佛山環(huán)境再造的做法,將重建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和優(yōu)化相結合,把水磨鎮(zhèn)建設成為以羌藏民族文化為靈魂、以特殊產業(yè)為支撐的現(xiàn)代新城鎮(zhèn)。

        “援建不是“縫縫補補”,而是精心設計整體打造”,據廣東省佛山市援建工作組組長劉宏葆介紹,佛山投資2億元重點打造了水磨羌城和禪壽老街,總建筑面積達7.7萬多平方米,安置受災和拆遷群眾600多戶。

        禪壽老街是水磨鎮(zhèn)的一條百年老街,是目前鎮(zhèn)內古建筑較為集中的街道。地震后,佛山市對禪壽老街的重建改造積極借鑒云南麗江古鎮(zhèn)重建經驗,采用“復原再生、恢復重建和立面改造”三種模式,保留禪壽老街的歷史風貌。

        記者來到禪壽老街時,開門的店鋪還不多。街道鋪著青色的磚,飛檐吊角的復古房屋夾街而建。行人不多,悠閑地走在毛毛小雨中。一位40歲左右的婦女正坐在一家工藝品鋪子前專心做著十字繡,心無旁騖。生活在這老街上,仿佛住進了畫中。

        禪壽老街1號店鋪的老板龍綱是書畫愛好者,他的妻子是女紅愛好者。夫妻倆結合興趣在老街上開了一家工藝品店。龍綱說,他的店在春節(jié)前就開了,是老街上第一家店鋪,到目前已售出數千元的工藝品。龍綱說,地震前的老街破敗臟亂。重建后把工業(yè)遷出,發(fā)展旅游業(yè),“現(xiàn)在天空的顏色清亮得多,樹葉上也不會積著厚厚的一層灰”。

        談到今后的發(fā)展,龍綱掩不住興奮,“以后來這里旅游的人肯定會更多,我還要再開家旅店”。他還說,“希望佛山市繼續(xù)支援水磨鎮(zhèn),把先進的管理方法也移植到水磨,這里的旅游業(yè)發(fā)展就會更好!(完)

        ----- 國內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