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時報:愿隴上桃花源出泥污而重生——中新網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最新国产99热这里只有精品,久久福利精品免费,天天精品福利一区视频

<b id="kjewv"><legend id="kjewv"></legend></b>
<cite id="kjewv"></cite>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國內新聞

      京華時報:愿隴上桃花源出泥污而重生

      2010年08月16日 11:43 來源:京華時報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災難,泯滅不了受災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希望,更阻擋不了一個國家前進的腳步。善良的人,正從悲痛中汲取力量,化作好好活著、重建家園的決心,艱難地走出災難陰影。

        山河無限淚,神州同此悲。2010年8月15日,是全國為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遇難同胞舉行哀悼活動的日子。無盡悲痛,又一次降臨中華大地,激蕩著十三億中國人的心。天安門前,“風雨同‘舟’、威武不‘曲’”“中國加油”“舟曲加油”等呼喊聲響徹廣場;世博園區(qū),人們駐足凝望中國國家館大屏幕播放的舟曲救援畫面;舟曲災區(qū),救援、清淤和安置等工作仍在加緊進行。在世界面前,歷經磨難的偉大的中華民族,再一次展現出不屈的力量。

        這種不屈,源自對生命的尊重和珍視。兩年前汶川大地震發(fā)生后,我們首次用“人類歷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哀悼儀式”送別遇難者;3個多月前,國旗再為青海玉樹地震中遇難同胞而降;如今,舉國為舟曲逝者痛悼。一樣悲傷,一脈相承——這是對普通公民的無上崇敬,對生命價值的最高尊重。我們以最莊嚴的儀式昭示世人,以人為本,在中國不止是理念,而且體現為現實的國家制度、積極的國家行動,成為凝聚心力的文明旗幟。

        這種不屈,集中表現為對災難的奮起抗爭和頑強穿越。8月7日夜洶涌的泥石流吞噬舟曲縣城之后,一股股馳援力量、愛心暖流不停地從四面八方向舟曲匯集,與災區(qū)堅強的人們一起,迅速形成了搶險救災的巨大強流。

        審視這幅波瀾壯闊的抗災圖,有迅速啟動的應急機制,國家領導人的第一時間決策,全國各地的傾力支援,社會各界的慷慨捐贈,及時公開的信息發(fā)布,科學有效的救援方案。

        品讀那些令人振奮的細節(jié),回顧我們在九八抗洪、抗擊非典、抗擊冰雪災害、抗震救災、抗擊旱災再到抗擊特大泥石流,所經歷的苦難和改進,一切似曾相識,一切逐漸成熟深化。這也是一個國家應對災難、不斷前行的進步史,也濃縮了一個民族不屈不撓、愈挫愈奮、萬眾一心、同舟共濟的精神史。

        這種不屈,寄托了對生活的信心和期待。哀悼中,我們告慰死者,更激勵生者;災難后,我們不忘過去,更矚望未來。在舟曲,重建規(guī)劃工作已啟動,水、電、路、通訊基本恢復正常,商鋪陸續(xù)開業(yè),安置點帳篷外支起了太陽能灶。一度缺水少糧的受災群眾,又有了牛奶,有了食物;可以看電視,聽廣播。盡管他們離正常生活還很遙遠,但一切正在向好的方向堅定地行進。災難,泯滅不了受災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希望,更阻擋不了一個國家前進的腳步。善良的人,正從悲痛中汲取力量,化作好好活著、重建家園的決心,艱難地走出災難陰影。

        岷山群峰萬古長青,白龍江水滔滔不絕?缭綖碾y,一切還將繼續(xù)。泥石流到來之際,舟曲縣城婦幼保健站誕生了一名嬰兒,取名“洪生”。走過災難,我們更期待全社會共同努力,共鑄舟曲的新生。讓生命之花,在這“隴上桃花源”更加燦爛地盛開。(李力言)

      參與互動(0)
      【編輯:馬學玲】
        ----- 國內新聞精選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