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經適房主安居夢 不符條件沒房就一定不幸福嗎——中新網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最新国产99热这里只有精品,久久福利精品免费,天天精品福利一区视频

<b id="kjewv"><legend id="kjewv"></legend></b>
<cite id="kjewv"></cite>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房產新聞
        準經適房主安居夢 不符條件沒房就一定不幸福嗎
      2009年12月14日 09:15 來源:解放日報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2009年度詞匯,“蝸居”當之無愧。在這部圍繞買房展開的電視劇迅速走紅的背后,是一個沉甸甸卻又無法回避的話題———

        何時,能圓安居夢?尤其是在上海樓市一手房成交均價逼近每平方米2萬元大關的2009年末,尤其是對那些既無法享受廉租房又買不起商品房的“夾心層”而言。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日前在上?疾毂U闲宰》抗こ踢M展情況時說,要把保障性住房建設放在房地產業(yè)發(fā)展的重要位置,在財政、金融和土地政策上給予大力支持,讓城市廣大中低收入居民安居樂業(yè)。

        11日起,上海經濟適用住房試點的徐匯、閔行兩區(qū)開展“政策咨詢周”活動,截至昨天傍晚,兩區(qū)已有7300余人前來咨詢。本周五,申購受理正式啟動。準經適房主的安居夢,正一步步走向現(xiàn)實。

        符合條件者:

        “裝修,我自己學著做”

        老林53歲,他的頭發(fā)已經半白。

        他本人下崗,妻子是護士,1987年生的女兒今年8月剛就業(yè),共擠唯一一套住房———40.79平方米的一室半已近6年,房貸至今未還清,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不到2萬元,家中所有積蓄“離10萬都還差得遠!”

        田林街道社區(qū)事務受理服務中心的咨詢員小吳說,老林符合“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低于2.76萬元、人均財產低于7萬元”且“人均住房建筑面積低于15平方米”、“具有上海市城鎮(zhèn)常住戶口連續(xù)滿7年且現(xiàn)戶口在提出申請的所在區(qū)連續(xù)滿5年”等條件,可以一家共同申請一套二居室。一聽這話,老林長長地舒出一口氣。

        11日上午9點,申城經濟適用住房“政策咨詢周”剛剛開始,徐匯區(qū)的經適房咨詢點———位于宜山路655弄3號的田林街道社區(qū)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已有30多名市民在等候咨詢。不到半個小時,排號就已近百。田林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透露,第一天來咨詢的居民以已在街道咨詢登記過的為主,“也就是說,和準入條件的距離都不遠,今天通知他們帶好房產證、戶口本再來仔細咨詢。當然,也不排除急于想了解經適房政策的更廣大市民!

        近10點,終于輪到排在第33位的老林。咨詢后,他笑著告訴記者:“現(xiàn)在我這顆心終于好放下了!

        可是,以其經濟的窘迫,房款如何出得起?老林說,他起初也很擔憂,最近每天都很緊張地盯著網絡,看有沒有經適房的房價公布,11日終于等到!八山魶芙涍m房的多層是每平方米4800元,高層是5100元,我早就盤算好了,按二居室65平方米的建筑面積算,總價33萬左右,如果首付三成,還不到10萬,我向親戚朋友七湊八湊,怎樣也能借到首付的錢。還貸的錢,除了把現(xiàn)在的房子租出去每個月拿1800元左右,剩下的就只能靠女兒了!

        至于裝修,“除了水電我實在不會,必須花錢請人,其它工作我都自己學著做。畢竟,這極可能是我買房的唯一指望!

        與老林類似,58歲的邵阿姨每個月拿1600元退休金,丈夫因身體殘疾也無工作,女兒月收入1500多元,一家三口擠在建筑面積37平方米的蝸居。她家也打算把現(xiàn)在的房子租出,以支付房貸。邵阿姨笑著連說了好幾遍:“這是黨和政府關心我們啊!

        【相關政策問答】

        問:現(xiàn)享受廉租房補貼的田先生和母親、妻子、一對10歲的雙胞胎女兒住房只有一室半。房間里擺了三張床就沒有放腳的地方了,女兒翻個身就能睡到他們床上。為了省錢,他每天上班只乘一輛公交,再步行45分鐘。請問他是否可申購經適房?

        答:享受廉租房政策的家庭,可以申請經適房。如審核通過,就可以購買經適房,但享受經適房政策后,就需要退出廉租保障。當然,買到經適房后退出廉租保障還可有3個月的過渡期。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