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7月以來,為了緩解物價上漲給高校學生帶來的生活壓力,各地政府紛紛出臺給予高校學生伙食補貼的政策,另外,據(jù)《中國教育報》報道,日前,財政部、教育部也決定給予普通高校學生每人每月20元的伙食補貼。除此之外,再撥出專項資金,對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增加伙食補貼。錢雖不多,卻讓大學生們感受到了溫情,筆者不禁為政府的這項充滿人文關(guān)懷的決定連連叫好!
20元,對于一些人來說,也許只是一張?zhí)貎r電影票、一頓大餐消費的幾十分之一。但卻是一位山區(qū)母親為兒女攢了好幾天的生活費、一位大學生當服務(wù)生勤工儉學十幾小時的報酬。更重要的是,20元彰顯的是政府對今年來被稱為“弱勢群體”的大學生們的深切關(guān)懷。
記得筆者2003年剛上大學時,每每在食堂吃飯花上兩元錢都美其名曰“改善伙食”,隨著物價的上漲,食堂的飯菜價格也一年年“水漲船高”,幾乎是以每學期每種菜上漲5毛錢的速度遞增。飯菜每漲一次價,總感覺對于毫無經(jīng)濟能力的我們來說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壓力。班上有個女生每天似乎都不怎么吃正餐,一袋方便面、一個燒餅就是她的午餐或晚餐,只為了省下幾元甚至幾毛的生活費。
20元的伙食補貼,或許還夠不上“雪中送炭”。但在感受到來自政府的縷縷暖意之后,相信我們的大學生們一定會以幾十倍的熱情更加努力學習,以期在將來更好地報效社會,報效國家!也相信我們的政府會建立一個越來越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構(gòu)建全民受益的和諧社會! (劉志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