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景寧發(fā)現元代銀坑洞及摩崖石刻 ——中新網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最新国产99热这里只有精品,久久福利精品免费,天天精品福利一区视频

<b id="kjewv"><legend id="kjewv"></legend></b>
<cite id="kjewv"></cite>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文化新聞
        浙江景寧發(fā)現元代銀坑洞及摩崖石刻
      2009年11月12日 11:16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中新網11月12日電  浙江省景寧縣文物普查隊日前在完成野外普查“回頭看”的最后階段,在懸崖峭壁上找到了傳說中的有明確紀年的元代的銀坑洞及摩崖石刻。

        據國家文物局網站消息,該銀坑洞及摩崖石刻位于景寧縣梅岐鄉(xiāng)竹山行政村竹山自然村村西側龍?zhí)稑蚩颖眰取㈦x下面溪流60多米的陡山山腰上,是一處較大銀坑洞開采遺址,洞口懸石兩處壁面上有題刻。洞口東側壁面上刻著“至正十三年二月二十四日上山前坑采銀礦十分有利”,幅面寬25厘米,高約40厘米,頂部有“蓮花瓣”造型圖案,整體如一牌位置立,字體樸實,為采礦人祈求平安發(fā)財意愿。另一處與之相對,在洞口左前方懸掛“門簾”巨石的內立面上,幅面約3平方米左右,多處散落題刻,為明代天順三年(1459年),四年(1460年),五年(1461年),成化四年(1468年),景泰五年(1454年)等題刻,主題內容與前述相近,其字體也較樸實敦厚,甚至有點粗糙,應當出自礦工或礦主之手。

        另一摩崖石刻位于西側龍?zhí)稑蚩又卸蜗獫镜暮哟舶哆吿,其石刻年代為元代末期至正十六?1356年),及明代正統(tǒng)十四年(1449年)。石刻內容為一首“打油詩”性質的詩文:“石屋好多年,人人此處眼(眼在當地方言中為yan音,有“躲”的意思),坑內出才(財)寶,孺著買良田”,落款有“至正十六年”。詩文共四行,字體大小約10×12平方厘米,略扁,行楷體。詩文當中兩行間中上部插入一行“正統(tǒng)十四年二三月”,該行字體小許多,更加工整娟秀些,應為后人補寫。從詩文內容及文字水平看,其題寫者也應是當地礦工或礦主在此休憩時所為。石刻成于溪澗邊一塊重約幾十噸舌狀挑出巨石陰面上,巨石下形成高不足1米,不能站立,僅容納5、6人躺著避雨和休憩的場所。石刻面平整,方桌面大小,面朝下,光線陰暗。

        ----- 文化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