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學者質疑漢字“整容” 稱有中斷漢字傳承之險——中新網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最新国产99热这里只有精品,久久福利精品免费,天天精品福利一区视频

<b id="kjewv"><legend id="kjewv"></legend></b>
<cite id="kjewv"></cite>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文化新聞
        眾學者質疑漢字“整容” 稱有中斷漢字傳承之險
      2009年08月28日 10:36 來源:科技日報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44個漢字的字形調整是否有必要?教育部8月12日發(fā)布《通用規(guī)范漢字表》并征求社會意見,引起輿論普遍關注。8月25日在中國社科院舉辦的研討會上,一些學者認為此舉只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在以前的鉛字時代,字形調整在印刷車間完成,相對容易,”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王立建說,“現(xiàn)在漢字普遍信息化了,我們看到的印刷出的漢字基本都出自計算機。所以最好別造新字,因為增加一個字就得增加一個新編碼!

        曾參與制定漢字編碼國家標準的王立建舉例說,“豎勾”變?yōu)椤柏Q”的“親”字,是一個計算機使用的標準字庫里找不到的陌生符號!啊锻ㄓ靡(guī)范漢字表》里的8300個漢字,我們仔細看了一遍,”王立建發(fā)現(xiàn)里面有不少國標字庫里找不到的字形,“有1653個字不在GB2312(包含6763個漢字)里;有275個字不在GB18030(包含27533個漢字)里!

        這就意味著,275個(或者1653個,取決于計算機使用哪種字庫)新字,是無法輸入電腦的。據(jù)王立建說,它們只能等待被納入國標字庫,并排在已有的9萬多字的后面(待遇等同生僻字)。而想要進入國標字庫,還需要大陸與港、臺、日、韓取得共識,但新字能否被大陸以外承認,得打個問號。

        即使新字進入了國際標準,排在字庫9萬名開外,仍有可能不被識別,因為許多電腦和電子設備使用的是字數(shù)較少的字庫,無法處理生僻字。

        “這張《規(guī)范表》體現(xiàn)的是鉛字時代的思維,”王立建說,“里面還根據(jù)漢字使用頻率,分出了幾級字庫,這在如今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既然已經有了標準字庫,為什么要另劃一個8300字的圈子呢?做好饅頭不讓吃,非要吃窩頭嗎?”曾任中文信息學會理事的計算機學者許壽椿認為,“在機械打字機、四碼電報、鉛字排版印刷三者被淘汰后,我們已經跨入數(shù)字化時代,因此《規(guī)范表》完全不合潮流!

        中國社科院哲學所研究院李敏生說:“這個表只是對1988年國家出臺的《現(xiàn)代漢語通用字表》略做修改,而《現(xiàn)代漢語通用字表》是在1964年中國文字改革會搞的《簡化漢字總表》的基礎上制定的。因此《規(guī)范表》的思維,和60年代的漢字簡化思維是一脈相承的!

        “《規(guī)范表》8300字公布,等于宣布其他漢字不通用、不標準,這不符合當前的國情和民情。”漢字研究專家蕭啟宏認為,《規(guī)范表》的實質,是將“五四”以來的漢字改革成果用法定形式固定。他認為這樣做,有中斷漢字傳承的危險。

        “任意改革漢字,使兩岸不能通用,國內外不能通用,古今不能通用!币环菖c會學者簽名的質疑聲明中寫道,“……希望教育部收回《通用規(guī)范漢字表》,迅速組織專家學者,而不是只組織少數(shù)從事過和支持過文字改革工作的人……展開廣泛深入的討論和充分的論證。”(高博)

      【編輯:馬學玲
        ----- 文化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