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客家遷徙古道”:葉劍英元帥紀念館紀行——中新網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最新国产99热这里只有精品,久久福利精品免费,天天精品福利一区视频

<b id="kjewv"><legend id="kjewv"></legend></b>
<cite id="kjewv"></cite>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文化新聞
        “重走客家遷徙古道”:葉劍英元帥紀念館紀行
      2009年07月27日 02:1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中新網梅州7月26日電(莫非 華伊 學金)“粵贛閩重走客家遷徙古道”首發(fā)團一行來到25日來到梅縣,參觀了開國元勛葉劍英元帥紀念館。

        7月25日,團友們尚未從徜徉一江兩岸之畔品味山水相依的客都——梅州回味過來,又踏上了前往梅州高點中部——梅縣的征途。梅縣四面環(huán)山,名勝古跡眾多。在葉劍英元帥紀念館,團友們觀看了展出的大量照片、史料、實物、書畫等資料,對一代偉人葉劍英元帥各個時期的革命生涯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大家在緬懷一代名人光輝偉大的一生之時,也口味到“一方厚土,代代天驕”之真諦。

        7月25日下午,坐落于梅縣雁洋鎮(zhèn)的千年古剎——靈光寺迎來了一批特殊的游客——“重走客家遷徙古道”首發(fā)團人員。首發(fā)團的到來,為這座古老而神奇的寺廟帶來了一股新鮮的氣息。

        “賞靈光寺三絕,悟古剎靈性”是眾多觀光客所崇尚的,首發(fā)團的團友亦不例外。靈光寺的建筑具有客家地方特色,其佛殿中的“藻井”玲瓏精致,為國內罕見,廣東僅有,被民間稱之為“鬼斧神工”之作。該“藻井”又稱“菠蘿頂”,能夠起到排出香火煙霧、避免殿內香火煙霧嗆人的作用,此為一絕。

        而靈光寺門前有兩棵柏樹,一生一死,一枯一榮,又稱“生死樹”。榮者高30多米,枝繁葉茂,傲然挺立;枯者高28米,雖無片葉,但卻鐵骨錚錚,直指長空,枯而不朽,兩樹相依相伴,相映成趣,蔚然奇觀,此為二絕。

        而三絕是大雄寶殿后面山上綠樹繁蔭,每逢風吹過后,枯枝敗葉悄然落下,但卻不落在殿頂,更不會深入縫隙之中,經年累月大殿屋頂上沒有落下一片樹葉。此景至今仍是一個不解之迷。

        燒罷香,拜完佛后,隊伍正要離開時,原來陽光燦爛的天空,卻降下了滂沱大雨,大雨時而伴著涼風時而又伴著太陽,撒向香客,仿佛是千年古剎以其普降甘霖的方式昭示、挽留來自遠方的游客。

        首發(fā)團在陣陣降下的吉祥甘霖中,又繼續(xù)前往下一目的地——國家4A級景區(qū)雁鳴湖旅游度假村。

        在如水墨畫般的雁鳴湖景區(qū)中,按照道家“天、地、人和合”的養(yǎng)生理念所興建的春暉園、夏曉園、秋實園、冬融園等多個景點和生態(tài)園區(qū),令人聯(lián)想到客家文化源遠流長,可謂“雖由人作,宛如天成”。

      【編輯:魏恒
        ----- 文化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