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座水下博物館在涪陵建成開館——中新網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最新国产99热这里只有精品,久久福利精品免费,天天精品福利一区视频

<b id="kjewv"><legend id="kjewv"></legend></b>
<cite id="kjewv"></cite>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文化新聞
        中國第一座水下博物館在涪陵建成開館
      2009年05月18日 18:28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中新社涪陵五月十八日電(記者 郭晉嘉)經過八年修建,中國第一座水下博物館——重慶涪陵白鶴梁水下博物館十八日正式開館。

        白鶴梁題刻位于長江三峽庫區(qū)上游重慶涪陵城北的長江中,這是一塊長約一千六百米、寬約十五米的天然巨型石梁,記載了自唐迄今一千二百年間七十二個年份的水文資料,被譽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

        據介紹,題刻始于唐廣德元年(公元七六三年),現存題刻一百六十五段,石魚十八尾,觀音兩尊,白鶴一只。梁上題刻縱橫交錯,篆、隸、行、草、楷諸體皆備,顏、柳、蘇、黃俱全,題刻多出自歷代名家之手,匯文學、書法、繪畫、石刻藝術為一體,亦有“水下碑林”之稱。

        一千多年來,白鶴梁題刻長年淹沒于水下,只在每年冬春季節(jié)江水枯落時才露出水面。三峽工程建成后,白鶴梁將永沉水底,為此,中國相關部門從一九九四年便立項對白鶴梁題刻實施保護,中國三十八家單位和機構參與了白鶴梁水下博物館的設計、施工等工作,總投資達一點八九億元 。

        建成后的整個保護工程由“水下博物館”、“連接交通廊道”、“水中防撞墩”和“岸上陳列館”四部分組成。水下博物館是在白鶴梁原址上修建一個保護殼體,保護體內安裝了六排、一百五十組燈源,重新向游人開放的白鶴梁化身為一座燈火璀璨的水晶宮。

        今天,記者走進博物館,在三千平方米的陳列大廳里,游客們可操縱水下二十八個攝像頭,放大、拉伸、點擊觀看題刻景觀;步入九十余米的亞洲最長隧道式自動扶梯,到達四十米的水下,穿過一百四十七米水平交通廊道,來到保護體內的參觀廊道中,透過觀察窗可以盡覽白鶴梁題刻原貌。

        重慶市副市長譚希偉在現場稱,白鶴梁題刻水下博物館的建成,標志著三峽文物重點保護工程基本完成。據統(tǒng)計,隨著三峽水庫蓄水水位上漲,面臨搬遷、圍堤等形式保護的三峽庫區(qū)文物點達一千零八十七處。為延續(xù)這些獨特的中華文脈,中國展開了人類史上罕見的大規(guī)模文物保護工程。(完)

      【編輯:宋方燦
        ----- 文化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