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最新国产99热这里只有精品,久久福利精品免费,天天精品福利一区视频

<b id="kjewv"><legend id="kjewv"></legend></b>
<cite id="kjewv"></cite>
    
    

      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IT|教 育|健 康|汽 車
      房 產|電 訊 稿|圖片·論壇|圖片網|華文教育|視 頻|產經資訊|廣 告|演 出|圖片庫|供 稿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經濟新聞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佯作招聘暗地套錢財 “地下炒匯”讓人傾家蕩產
      2007年03月22日 09:27 來源:新聞晨報

        本報刊登“地下保證金炒匯”系列報道之后,7位擁有高學歷的年輕市民向記者反映,他們遭遇了更離奇的“地下炒匯”陷阱,短短幾個月就傾家蕩產。

        “在我所知道的受害者中,虧得最少的也有12萬元!笔忻窭钚〗惚硎荆麄兿萑肓巳A基利商業(yè)投資(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基利”)為他們編織的炒匯致富美夢。究竟是什么招數讓這些或者擁有高學歷,或者在事業(yè)上已小有成就的年輕人,輕易上了別人設下的圈套,一步步把自己辛苦賺來的血汗錢輸得只剩下零頭?

        【事件回放】投資者受騙三步曲

        招聘啟事誘年輕人入局

        去年10月,李小姐被報紙上一則華基利招聘行政和人事的廣告所吸引。

        應聘流程走完,華基利工作人員話鋒一轉,開始向李小姐介紹外匯保證金交易的種種好處,如快速盈利、小投入高回報、無風險等。

        李小姐略有心動,但她提出自己對外匯一無所知,不敢貿然投資。工作人員旋即提出公司會安排新客戶參加相關培訓。

        與其他6位受害者一樣,李小姐在培訓期學習了一些基本的外匯知識。與此同時,他們幾乎每一天都能夠親聞一夜間暴富的成功案例。之前還只想探探路的李小姐此時已經完全相信“天上真的會掉下餡餅”。

        “隔離”打造輿論“一言堂”

        去年10月30日,李小姐在華基利開戶,一次性打款16.12萬元人民幣。這7名受害者當時都被告知,平時操作不用來公司,有什么問題只要打該公司的熱線電話問“專業(yè)咨詢”就行。李小姐現在才明白,華基利的做法就是為了減少客戶間的接觸,從而創(chuàng)造輿論的“一言堂”。

        “專業(yè)咨詢”不斷催促加錢

        在這些受害者進行頭幾筆交易的時候,“專業(yè)咨詢”的建議都讓他們嘗到炒匯的甜頭。不過,接二連三的錯誤建議很快就讓李小姐等人的資金迅速縮水。但每當客戶遭遇巨大虧損要求離場時,“專業(yè)咨詢”都會建議他們加投資金,再博一次把虧損的錢贏回來。

        直到開戶一個月后,李小姐因為偶然的機會碰到一位已經巨虧的客戶,這才恍然大悟自己可能被騙了。于是她不再聽從“專業(yè)咨詢”,這才保住賬面上剩余的3000美元。

        而同樣以2萬美元開戶的朱先生和毛先生就沒有那么幸運了,他們各自賬戶上最后只剩下1000美元和7000元人民幣。

        【事后盤點】受害人歷數三大疑點

        美夢破碎后,冷靜下來的李小姐等人細細回憶起整起事件的始末,才發(fā)現華基利在操作層面存在許多疑點。

        疑點一:“我們的代理公司到底是誰?”

        同李小姐等人直接接洽的公司自稱是香港華基利投資有限公司在上海的代理。公司在宣傳時稱香港華基利投資有限公司是匯豐銀行的國際經紀商,是經過監(jiān)管部門認證的合格外匯投資咨詢代理公司。但當李小姐向公司要求查看相關證明時,卻遭到拒絕,并被告知只有大客戶才能看,而且看完后也要立即銷毀。

        疑點二:“我們從來沒有見到過美元”

        李小姐等人在開戶時打入指定賬戶的都是人民幣,但是人民幣兌換外匯是有限制的。交易結束時回到客戶手中的應該是美元,但李小姐等人出單后拿到的都是人民幣。

        華基利給他們的解釋是,人民幣存入他們的指定賬戶后,再由公司依照當日的匯率統(tǒng)一兌換成美元后進入外匯市場。

        疑點三:“我們的錢真的進入外匯市場了嗎?”

        在整個交易中,客戶端只充當指令的發(fā)出者,而華基利一方面充當外匯信息的主要提供者和投資顧問,另一方還扮演著指令執(zhí)行者的角色。換句話說,客戶對他們所作出決定的信息源和指令下達的操作終端都不具備監(jiān)察能力。

        更讓李小姐等人感到疑惑的是,匯款后沒有任何憑證,合同、協(xié)議書都在公司手里,個人連復印件都沒有。

        【業(yè)界說法】境外外匯保證金交易不具合法性

        記者就李小姐等人提出的疑點咨詢了中行外匯業(yè)務部負責外匯交易的曹先生。

        曹先生指出,銀監(jiān)會早已發(fā)布公告,目前不承認境外金融機構在國內進行外匯交易的合法性。因此,李小姐若想調查舉證并追討損失,難度非常大。依據李小姐提供的例證,尚不足以指證華基利公司上海代理處的行為就是欺詐。保證金具有質押的性質,本身并不進入匯市流通,因此以人民幣打款和結清也不能說明什么。

        但他認為,如果事實如李小姐所說,那么華基利在營銷手段上的確存在不當之處。外匯中介機構有義務向客戶告知投資風險,對客戶過度強調且夸大投資回報是不妥當的。此外,利用招聘人事和行政人員吸納新客戶的作法,也涉嫌故意吸納金融知識不甚豐富的客戶。他同時指出,客戶自身也應該具有一定的風險意識,應該對自己的理財能力和財務狀況充分估計后,再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

        【記者調查】熱線電話已無人接聽

        為了進一步確證李小姐的說法,記者多方嘗試聯(lián)系華基利公司。在查閱公司網頁和合同文本后,記者只得到一個中國澳門的免費熱線電話。不過,記者昨天多次撥打這個電話,都無人接聽。

        記者通過網絡搜索“華基利”時,發(fā)現一個以啟越投資名義發(fā)布的帖子,該帖子2006年5月25日發(fā)布在一個經濟論壇上,大意就是招募客戶到華基利開戶進行外匯保證金交易,帖子介紹了華基利公司的基本情況以及外匯交易的好處。

        帖子主體部分介紹的開戶和交易流程和李小姐的描述十分相似。

        更令人吃驚的是,記者在搜索結果中還看到,一個名叫澳門華基利投資顧問公司的機構,因涉嫌通過其在中國臺灣地區(qū)設立的代理公司非法進行外匯交易,而在2003年6月27日被當地法院定罪。

        判決書中列出的該公司的操作行為和李小姐等人的經歷極為接近。(王旭 周凱)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