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糧價飛漲正演變成一場危及全球安全的糧食危機,以美國為首的少數幾個富裕國家正出現強大的食品產業(yè)集團和食品聯合體,它們在近幾十年內迅速走向集中。食物集團的手,還進一步伸向投入環(huán)節(jié),使得種子、化肥、農藥、機械等多種生產性投入,都一步步走向集中。結果是扭曲了全世界的農業(yè)生產和食物體系,并注定了他們在這場危機中成為最大的贏家。
糧價飛漲正演變成一場危及全球安全的糧食危機。以糧食帝國美國為首的少數幾個富裕國家,扭曲了全世界的農業(yè)生產和食物體系,在這場不知何時結束的危機中,它們注定是最大的贏家。
糧價引發(fā)下一輪危機
由于美國絕大部分農業(yè)補貼落在商品化農產品上,直接推低了這些農產品的價格。于是,出現了強大的食品產業(yè)集團和食品聯合體,它們在近幾十年內迅速走向集中。食物集團的手,還進一步伸向投入環(huán)節(jié),使得種子、化肥、農藥、機械等多種生產性投入,都一步步走向集中。不僅如此,食物的銷售環(huán)節(jié),仍然在大公司的控制之下。在全球十大食物零售商中,美國占了一半。這樣,最終形成了資本化農業(yè)對食物鏈條的全過程控制。
發(fā)展中國家面臨挑戰(zhàn)
資本化的食物集團,還進一步將手伸向世界其他國家。各個國家和民族都建立了一個立足自主的食物體系,這不符合食物集團的經濟利益和美國的國家利益。于是,食物集團的商人和美國政客們一起,致力于推動農產品國際貿易的自由化,并于上個世紀90年代成功地將其納入世界貿易組織體系。
現在,美國既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又是最大的農產品進口國,因為最強大的國家將建立一個由它掌控的單一的世界糧食系統(tǒng)。 在農產品自由貿易框架下,主要農業(yè)發(fā)達國家已經將世界各國的農業(yè)生產綁上了同一輛戰(zhàn)車:要么各國比拼財力,進行補貼生產、競爭;要么讓出農產品市場,由強國提供糧食和一整套食物體系。顯然,窮國政府財力不足,無法給本國農民提供足夠的補貼,只能選擇后者。美國成功地運用糧食武器,摧毀了眾多發(fā)展中國家自給自足的糧食生產體系,讓這些國家的農民失業(yè),讓這些國家的農業(yè)基因化、石油化、化學化和機械化,從而購買美國生產的種子、化肥、農藥、機械。
例如早在幾十年前,美國食品公司就將非洲加納人廉價的營養(yǎng)品──鯖魚和金槍魚,轉化為罐頭和貓糧、狗糧,銷往美國,以致加納的窮人無力消費已經變貴的魚。作為原料提供者和勞力提供者的加納,在整個生產環(huán)節(jié),僅得到銷售金額的9%。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目前糧食價格飆升,源于糧食需求劇增,而接近一半的需求增加源自發(fā)達國家對生物能源的追求。其中,美國對生物能源最為熱衷。有分析家估計,2007年,美國的谷物農作物有多達30%用于生產乙醇,為2006年的兩倍。(中國人民大學農業(yè)與農村發(fā)展學院 周立)

![]()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