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金系"10券商整合:規(guī)模超過大熊市時整合運動(3)——中新網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最新国产99热这里只有精品,久久福利精品免费,天天精品福利一区视频

<b id="kjewv"><legend id="kjewv"></legend></b>
<cite id="kjewv"></cite>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經濟新聞
        "匯金系"10券商整合:規(guī)模超過大熊市時整合運動(3)
      2009年06月07日 15:29 來源:投資者報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建銀投資或先行一步

        除了正在轉讓股權的中投證券和齊魯證券,建銀投資旗下目前還控股了2家券商,參股了3家券商。

        對于參股的中信建投,建銀投資可能把持有的40%股權,轉讓給另一個持有60%股權的大股東——中信證券,接下來,中信證券再對中信金通、萬通和中信建投3家券商進行重組以符合監(jiān)管要求。但也有消息認為,國家開發(fā)銀行一直希望能夠進入券商領域,有可能中信建投會投入國開行的懷抱。

        齊魯證券的歸宿很可能是在上市前后回歸所屬地方政府,建銀投資所持的18.08%股權可能由大股東萊蕪鋼鐵或其他股東接手。

        瑞銀證券的控股權基本都在外方股東手中,建銀投資持有的這部分股權易手的可能性較大。

        “從中投證券、齊魯證券將被劃歸匯金公司案例可以看到,建銀投資極有可能會將中金公司也劃轉至匯金公司旗下,以暫時規(guī)避政策限制!鄙虾_@位行業(yè)研究員指出,至于中投證券和中金公司未來該怎樣整合還不明朗。

        平安證券分析師也同意這種觀點,他認為建銀投資極有可能會留下宏源證券和西南證券,這樣的股權結構就會符合“一參一控”的規(guī)定。

        整合困難重重

        “一參一控政策出臺時,有很多人擔心匯金公司和建銀投資可能因為自己的特殊身份,豁免這一監(jiān)管要求!鄙虾_@位行業(yè)研究員指出,即使現(xiàn)在匯金公司已經明確肯定會退出一些券商,但由于整合時涉及的股東關系很復雜,券商高層人員協(xié)調以及轉讓股權價格等問題很難達成一致,因此,整合時間必定會較長。

        “如果匯金選擇合并整合券商這一方式。”他進一步分析說,“大吃小可能操作上相對簡單。不過,由于匯金旗下的券商,資產和規(guī)模都處于行業(yè)的前列,希望強強聯(lián)合達到壯大券商的目的可能很難實現(xiàn)。究其原因,除了兩家強勢券商在文化和管理體制上可能存在差異外,人員的安排也是一個難題!

        這位研究員舉例說,從前段時間出事的銀河證券董事長肖時慶、國金證券董事長雷波,可以看出證券公司的高層背景深厚,關系復雜,如果合并,怎么調整他們的利益關系會很頭疼。

        其實,類似的問題早在2006年年底就發(fā)生過。當時,中投證券組建不久,建銀投資曾考慮將中投證券與已經上市的宏源證券進行整合,使中投證券資產實現(xiàn)上市,但不管是宏源證券還是中投證券高層,都對這一方案不感興趣,因此,才有了今天中投證券被建銀投資轉讓給匯金公司的局面。

        申銀萬國一位高層針對最近可能發(fā)生的整合向《投資者報》記者抱怨:“由于匯金可能轉讓股權,公司內部高層人心惶惶,生怕職務被調整,很多工作都沒有心思干了!

        如果采用股權轉讓,以什么樣的價格轉讓也是一件難辦的事。

        上述研究員認為,當初匯金介入券商時,是為了拯救券商而來,同時,作為國家資本注資的一家公司,匯金通過券商整合盈利過多不是很好。但需要考慮的是,匯金又并非是純粹的國家單位,還是一家企業(yè),作為財務重組者需要從轉讓股權中盈利,不盈利也不可以!耙虼,匯金可能會陷入兩難!

        早在2005年,汪建熙曾向媒體表示,匯金公司對有關券商進行注資重組后,將致力于優(yōu)化券商的公司治理結構,等這些證券公司走出困境之后,匯金公司將選擇退出。但如今怎么退出,顯然不可能一蹴而就。

        上述分析師們認為,或許正是由于種種困難,即使匯金公司、建銀投資和被注資的券商已經到了3年約定持股期,仍很難按約定及時退出。“匯金系”券商的整合,顯然還難以在短期內明朗。(記者薛玉敏)

      【編輯:聞育旻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