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最新国产99热这里只有精品,久久福利精品免费,天天精品福利一区视频

<b id="kjewv"><legend id="kjewv"></legend></b>
<cite id="kjewv"></cite>
    
    

      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IT|教 育|健 康|汽 車
      房 產|電 訊 稿|圖片·論壇|圖片網|華文教育|視 頻|產經資訊|廣 告|演 出|圖片庫|供 稿
      ■ 本頁位置:滾動新聞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中國“家底”誰打理?國有資產的“淡馬錫實驗”(2)

      2007年01月15日 09:42

        混沌的“國資當家人”

        事實上,我國目前的國有資產管理體系仍處于“混沌”狀態(tài)。2003年以來,國家通過成立國資委的方式作為載體,以承擔企業(yè)國有資產出資人的角色,但金融機構和行政事業(yè)單位的國有資本管理,均難以破題。

        從1988年國務院成立國有資產管理局開始,中國的國有資產管理體系就一直處于各部門利益的糾葛之中。當時,中央政府把國有資產出資人的權利,分散給了國資局、財政部、大型企業(yè)工作委員會、經貿委、計委、中組部、主管部局等部門。

        資產權歸財政部、投資權歸國家計委、正常運營是歸經貿委、人事權歸企工委、業(yè)務管理歸各主管部局,這樣的“五龍治水”管理模式,令國資局的處境異常地尷尬。而且,當時的國資局還只是財政部下的一個副部級單位。

        當時的考慮是,不成立一個權力集中的機構,目的就是要建立一個相互約束、相互監(jiān)督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但這樣的模式,卻使國資局缺少充分的、獨立的專司國有資產管理的職能和權力!啊妪堉嗡闪恕羼R分尸’。”一位專家曾如此評價。

        在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郭勵弘看來,國資局管理上的矛盾重重,職能地位難以清晰,導致國資局實際上只能做一些輔助性的工作,比如清產核資、研究國資管理政策、探討國資改革的思路和方案等等。

        另一方面,當時的國有資產管理政策是“國家所有、分級管理”。各地都成立了國資產局和經營性的國有資產經營管理公司。中共“十五大”召開之前,不少地方國資局與地方上大批變賣國企一事發(fā)生牽連,引起中央高度重視。

        在1998年行政機構改革中,受此事件影響的國有資產管理局被撤銷。地方上只有上海和深圳保留。此后,經營性國有資產開始分屬不同的主管部門管理,地方行政事業(yè)資產管理職能設在財政部門或者機關事務管理局。

        這個階段,國有資產管理長期處于“政出多門、管理權限混亂”的狀態(tài)。國資的基礎管理職能劃歸財政部,而其他則由各主管部門、各省、市都根據各自實際和需要,制定一些規(guī)章制度或地方性法規(guī)進行監(jiān)管。

        2003年4月6日,國務院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成立。這個新成立的國資委只管理非金融性國有資產即企業(yè)國有資產,并不包括金融國有資產和行政事業(yè)單位資產。

        據說國資委成立之初,中央政府也曾考慮將金融資產一并劃入國資委管理,但鑒于國資委很可能既是債權人(銀行)的老板,又是債務人(企業(yè))的老板,而將這一方案摒棄。歸銀監(jiān)會管理或新成立“金融國資委”管理的設想,也因各種原因而未被采納。

        此時,財政部金融司意圖充當“金融國資委”的角色,但財政部金融司不擁有人事權,令其“金融國資委”的角色并不完整。而在四大國有銀行股份制改革啟動之后,中央匯金公司開始扮演金融國資的出資人角色。

        中央匯金公司的橫空出世,早于金融國資核心監(jiān)管機構的成立,讓人們看到了國資金融運作的另一種可能性。一位監(jiān)管當局的高層官員分析說:“即便今年的金融工作會議不提金融國資委,也需要對匯金有個說法!

        而行政事業(yè)單位國有資產的監(jiān)管,則干脆處于“真空”狀態(tài)。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企業(yè)所副所長張文魁曾建議,行政事業(yè)單位資產也應歸屬國資委的管理!叭绻胤秸畬⒌胤絿衅髽I(yè)資產通過某種方式轉為行政性資產,實際上維持了地方政府對企業(yè)的控制。會使之逃離國資委管理的視野!睆埼目f。

        2004年9月,國家財政部分別組建行政資產處與事業(yè)資產處來管理行政事業(yè)單位資產。但由于長期所有者“虛位”、管理者“缺位”和占用者“越位”的混亂管理狀態(tài),令財政部對于這部分國資的管理缺乏力度。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