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改委:農產品炒作游資來自樓市股市退出資金——中新網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最新国产99热这里只有精品,久久福利精品免费,天天精品福利一区视频

<b id="kjewv"><legend id="kjewv"></legend></b>
<cite id="kjewv"></cite>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經濟新聞
        發(fā)改委:農產品炒作游資來自樓市股市退出資金
      2010年05月31日 08:45 來源:中國青年報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農產品價格漲幅居高,“豆你玩”“蒜你狠”成社會流行語

        股市樓市的退出資金利用天氣因素炒作農產品

        近來一些農產品價格節(jié)節(jié)攀高,甚至大蒜、綠豆這些平日不起眼的農產品,一時間仿佛突然成為通脹預期的“風向標”,令人費解。在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副主任彭森看來,綠豆超過10元一斤,確實離譜,但背后的原因和對社會通脹預期的影響更值得關注。

        彭森介紹說,去年底以來,我國部分商品價格出現(xiàn)了較大幅度上漲。既有粳米、玉米等主要農產品,也有蔬菜、大蒜、綠豆等農副產品。

         第一個階段是由于干旱和低溫,引發(fā)大米(特別是粳米)和蔬菜價格上漲。第二個階段是三四月份炒作中藥材,主要是三七和薏仁。三七最貴的時候每公斤660元,但前幾年收購價只有幾十元。第三階段是四月底五月初炒作大蒜和綠豆。干蒜的零售價格到了每斤8元,但5月份新蒜上市后,大蒜價格已經開始回落,現(xiàn)在新蒜價格已經回落到每斤2元多。

        彭森分析說,今年部分農產品價格大幅上漲的特殊原因,一方面是今年氣候條件不利,西南地區(qū)大旱、中東部地區(qū)持續(xù)低溫,蔬菜、大蒜、綠豆的生產、供應受到較大影響;另一方面,也有社會資金利用大蒜、綠豆等農產品產地集中、季節(jié)性強、產量下降、市場信息不對稱等特點,惡意囤積,哄抬價格,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因素,F(xiàn)在資金流動性充裕,通脹預期較強。一些資金利用天氣等短期因素炒作農產品價格,炒作的都是生活必需品,因此社會反響強烈。

        如果是流動性過剩帶來的農產品炒作,為什么在2009年沒有出現(xiàn)呢?對此,彭森解釋說,2009年房價節(jié)節(jié)攀升,股市表現(xiàn)也很好,大量資金被房地產、股市等資本市場吸收。今年以來,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遏制房價過快上漲,股市也在下行。在這種情況下,大量資金退出股市和樓市后,就開始選新的目標。價格明顯上漲的品種,雖然都是必需品,但除了粳米和蔬菜外,都是小的農副產品品種,都是季節(jié)性生產、常年消費,供應量、需求量都是一定的,都不是特別大,便于儲存,游資更容易炒作。而稻谷等主要農產品產量大、國家儲備量大,游資炒不起來。

        提及農產品上漲對CPI的影響時,彭森說,目前價格異動綠豆、大蒜等農產品,雖然屬于必需品,但消費量相對較小,需求量有較大的彈性,其價格上漲對CPI的直接影響是有限的。但問題在于,一些農產品的價格異動會有一種“示范”作用,會增強社會的通脹預期。任其發(fā)展,必將對管理好通脹預期,穩(wěn)定價格總水平,安定群眾生活等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

        彭森說,當前價格主管部門的任務,主要是采取切實措施,穩(wěn)定和引導通脹預期。一方面,國家發(fā)展改革委等部門將開展嚴厲打擊炒作農產品行為的專項行動。另一方面,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已經派出了十幾個調研組到各地進行調研,擬從支持建設蔬菜生產基地、大型農產品批發(fā)市場和高效物流體系等入手,研究穩(wěn)定蔬菜等農產品生產和價格的長效機制。(記者 劉錚 江國成)

      參與互動(0)
      【編輯:楊威】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