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份PMI均達50%以上 中國經濟強勁回升基調確立——中新網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最新国产99热这里只有精品,久久福利精品免费,天天精品福利一区视频

<b id="kjewv"><legend id="kjewv"></legend></b>
<cite id="kjewv"></cite>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經濟新聞
        兩份PMI均達50%以上 中國經濟強勁回升基調確立
      2009年08月04日 08:38 來源:上海證券報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3日發(fā)布數據顯示,7月我國非制造業(yè)采購經理指數為58.9%,環(huán)比回升3.5個百分點,新訂單指數環(huán)比回升4.0個百分點。

        中采咨詢董事總經理于穎表示,非制造業(yè)數據上月出現季節(jié)性趨勢回調后,本月再次呈現回升,各項指數均呈向好的態(tài)勢,表明整體經濟走向復蘇的跡象進一步顯現。

        數據顯示,7月反映非制造業(yè)市場需求變化的新訂單指數為55.2%,環(huán)比回升4個百分點,連續(xù)五個月保持在50%以上。非制造業(yè)市場需求在我國經濟逐步復蘇的帶動下,顯現了較為明顯的回升態(tài)勢。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分析報告指出,總體來看我國經濟已經基本實現企穩(wěn)回升,但長遠來看,以政府投資為主導的政策力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減弱,需要政府將下一步的政策重點轉向激活社會投資,刺激企業(yè)的市場需求,從而實現經濟復蘇的可持續(xù)性。

        里昂證券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中國制造業(yè)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升至12個月高位52.8%,而上個月該數據為51.8%,顯示中國經濟繼續(xù)穩(wěn)步復蘇。此前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公布的官方PMI為53.3%。

        不同口徑PMI共顯積極趨勢

        制造業(yè)PMI是一個綜合指數,按照國際上通用的做法,由5個主要擴散指數加權而成。通常PMI指數在50%以上,反映經濟總體擴張;低于50%,反映經濟衰退。里昂證券PMI連續(xù)第四個月處于50%之上。

        數據還顯示,7月份新增業(yè)務量創(chuàng)14個月以來的最大升幅,迄今已連續(xù)第4個月保持增長。7月份海外需求雖然連續(xù)第2個月有所上升,但整體依然十分低迷。

        興業(yè)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董先安指出,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樣本含727家中國制造企業(yè),分屬20個大行業(yè),問卷回收充分,其中99%是大中型企業(yè),國企比例高;里昂證券中國PMI樣本含400余家中國制造企業(yè),覆蓋行業(yè)面較窄,但調查對象包括了更多中小企業(yè)。

        “2個PMI互補,在先行意義上略有出入,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領先時間略早。上半年兩套數據均顯示強勁回升,定下經濟強勁回升基調!倍劝脖硎。

        機構調高經濟數據預測

        董先安表示,中國制造業(yè)PMI連續(xù)5個月處于擴張區(qū)間,經濟回升強勁趨勢成立,綜合其他數據,興業(yè)證券將3季度GDP增速預期上提至9.9%,全年增速預期上提至9%。預計7月工業(yè)增加值同比增長12.5%。

        高華證券報告指出,7月份經過再次季節(jié)調整后的官方PMI指數達55.0%,不僅高于其在2008年上半年的水平(54.0%),也高于2005-2007年54.6%的平均水平,預計從8月10日開始發(fā)布的7月份實體經濟活動數據也將進一步改善,尤其是工業(yè)增加值數據。

        興業(yè)銀行資深經濟學家魯政委預測,7月工業(yè)增加值可能繼續(xù)加速,預計其增速在10.5%-11.5%的區(qū)間內,中值11.0%,較6月份上升0.3個百分點。(吳婷)

      【編輯:楊威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