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基金踏空金融股 倉位已上升至81.95%——中新網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最新国产99热这里只有精品,久久福利精品免费,天天精品福利一区视频

<b id="kjewv"><legend id="kjewv"></legend></b>
<cite id="kjewv"></cite>
    
    

      本頁位置: 首頁財經中心財經頻道

      三季度基金踏空金融股 倉位已上升至81.95%

      2010年10月29日 14:46 來源:新聞晚報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據昨天披露完畢的基金三季報顯示,60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400只偏股基金的平均股票倉位已經上升至81.95%,相比一個季度前勁升9個百分點。大消費板塊是這些基金三季度的新增配置重點,銀行、交通運輸等板塊則成為基金拋售對象,地產股成為基金博反彈標的,同時,在三季度已經有基金開始認識到周期性行業(yè)和大市值股的估值優(yōu)勢,組合結構從偏重消費轉向平衡。

        倉位上升至81.95%

        受益于市場觸底反彈,三季度基金終于成功打了個“翻身仗”,當季利潤扭虧為盈。 60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三季度總計利潤達到3170.30億元。今日披露完畢的基金三季報顯示,60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400只偏股基金的平均股票倉位已經上升至81.95%,相比一個季度前勁升9個百分點。

        A股市場的穩(wěn)步上揚激發(fā)了基金的做多熱情,多數偏股型基金較大幅度提升了股票資產的配置比例。其中,高倉位的股票型基金是最大受益者,三季度利潤達到2010.75億元,與二季度大幅虧損2474.28億元形成鮮明對比。此外,混合型基金當季利潤也達到1026.23億元,二季度則虧損970.87億元。市場行情的向好也造就了QDII基金不錯的收益,三季度QDII利潤達到76.13億元,而二季度該數據為虧損55.76億元。

        重消費、輕金融

        基金投資過于偏重防御類股票的隱患,在10月份的上漲行情中顯露無疑,而這一切在基金三季報中得到了解釋。分行業(yè)來看,三季度基金增持的重倉股集中在醫(yī)藥、食品飲料、商業(yè)、汽車等行業(yè),而金融、交通運輸則成為減持的主要目標,基金減持的前4大重倉股均是銀行股,如興業(yè)銀行、浦發(fā)銀行等。

        基金前50大重倉股中,蘇寧電器、伊利股份,東阿阿膠、云南白藥等一批大消費類股非常搶眼,占據了重要位置。在基金前50大重倉股中,食品飲料、醫(yī)藥、家電這些大消費概念股占到24只,占比約一半。而在減持榜中興業(yè)銀行、浦發(fā)銀行、招商銀行、民生銀行、中國人壽、北京銀行等六只金融股赫然壟斷前六名。此外,基金三季度增持部分周期性行業(yè),機械設備儀表和金屬非金屬成為熱點,三季度末主動偏股基金配置平均比例分別達12.86%、4.67%。

        投資風格多元化

        天相統(tǒng)計顯示,基金公司之間的股票倉位分化依然較大。當季平均股票倉位最高的5家基金公司分別為中郵創(chuàng)業(yè)基金、華富基金、交銀施羅德、匯添富基金和華泰柏瑞基金,股票倉位都超過89.6%,而平均倉位最低的5家公司:諾安基金、中歐基金、融通基金、民生加銀基金、嘉實基金倉位均低于72.5%。

        三季度加倉較多的基金包括金元比聯(lián)、信誠、銀河、易方達和天治。而上季度末股票倉位較高的泰信、東方、寶盈等在三季度里已經開始減倉了結利潤。這再度顯示,經歷了近兩年的投資風格多元化之后,各基金團隊之間的投資操作已逐步開始分化。

        牛人青睞新興產業(yè)

        與此同時,基金經理們都在為年末之戰(zhàn)布局;鸾浝硌巯掳蜒酃馔断蛄诵屡d產業(yè)。在新鮮出爐的三季報中,華夏基金王亞偉對新興產業(yè)表現(xiàn)濃厚興趣。他表示,“十二五”規(guī)劃出臺在即,其內容將成為來年投資布局的參考依據。華商盛世成長基金經理梁永強表示,仍然遵循大消費、產業(yè)升級和通貨膨脹這三大投資主線進行投資管理。

        東吳進取策略朱昆鵬稱,今年三季度食品飲料、醫(yī)藥、新興產業(yè)以及區(qū)域性股票表現(xiàn)相對良好。東吳進取策略基金在提高倉位的同時,重點配置了食品飲料、醫(yī)藥等行業(yè),積極參與了新興產業(yè)股票的投資機會。

        [鏈接]

        10月30日第一財經頻道18:00-19:00 (寧夏衛(wèi)視20:30-21:30)將繼續(xù)播出國內首檔周末互動證券欄目 《第六交易日》,知名財經主播陽子將與資深市場人士童宜云、上海永望資產管理公司投資總監(jiān)黃樹軍等探討市場熱點。記者 楚怡俊 錢妤

      參與互動(0)
      【編輯:何敏】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