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內外溫差大 車窗除霧有絕招——中新網(wǎng)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最新国产99热这里只有精品,久久福利精品免费,天天精品福利一区视频

<b id="kjewv"><legend id="kjewv"></legend></b>
<cite id="kjewv"></cite>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汽車新聞
        車內外溫差大 車窗除霧有絕招
      2009年12月04日 13:27 來源:南方日報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天氣漸冷,要是遇上陰雨不斷的天氣,由于車內外溫差以及空氣中的水分,前后風擋以及車窗表面容易產生一層薄霧阻礙行車視線,很容易發(fā)生事故。如何消除這個潛在的安全隱患?記者近日特意進行了采訪,并收集一些網(wǎng)友的經驗。

        新車到手應熟讀說明書

        江門的冬天濕冷,此時車窗容易起霧,車主該如何處理?汽車4S店售后服務專家李文謙提醒新手,有些開了好幾年車的老司機也不完全了解汽車的操作方法,例如未必清楚車上空調可以制熱。其實,在汽車使用說明書上都有關于車上設備的操作方法,目前各個品牌的車型基本都在前風擋玻璃的內側底部設置了前風擋除霧出風口,倒后鏡、后擋玻璃也安裝了發(fā)熱絲幫助除霜霧。使用時,只要按下相關按鈕即可。他建議,車主們在新車到手后,最好還是熟讀說明書,在實際操作時能省不少心。

        合理使用除霧擋霧氣散得快

        冬季如何給車窗除霧比較有效?李文謙說,很多車主都知道按下除霧擋,冷風就會自動吹向擋風玻璃,可以很快消除前擋的霧氣。此招雖然有效,但自己也跟著受凍。其實,除了冷空調除霧,車主還可以開暖風除霧,方法是先啟動空調,將空調溫度調節(jié)按鈕轉到暖風方向,然后按下除霧擋,用熱空調制造的熱氣將車內霧氣烘干。這種方法不會立即消除霧氣,但卻不會反復起霧。除霧時,一定要將空調轉換為外循環(huán),讓外面新鮮空氣進入駕駛室,將壓縮機和風速調到最高可以加快除霧速度。如果感覺側玻璃除霧不夠快,最好關閉兩個中央出風口,使兩側出風口氣流快速吹散霧氣。

        絕招逐個睇

        招數(shù)

        1:開窗使冷熱空氣對流

        優(yōu)點:簡單便捷

        缺點:冬天易著涼,雨天難使用

        開車時,不要將車窗徹底關嚴,在側窗上開窗留條縫,讓車外的冷空氣吹進車內,實現(xiàn)冷熱空氣對流,使車內外溫差縮小,可以消除霜霧。如果氣候特別寒冷,建議車主采取間歇開關車窗的辦法。

        招數(shù)

        2:使用專用除霧產品

        優(yōu)點:方便快捷

        缺點:增加額外花費

        使用專用的除霧劑也不失為一種好辦法。每次使用前在車窗上均勻噴灑,在玻璃上形成一層保護膜,防止霧氣形成。目前市場上有一種除霧劑,約15元一瓶,可用兩個月,比較劃算。

        網(wǎng)友yytlb在網(wǎng)上搜索出一種除霧毛巾,打濕了擦一下,據(jù)說也有效果。記者了解到,防霧巾一般分為普通防霧巾和防霧濕巾,區(qū)別是普通防霧巾需要風擋玻璃上已經結霧時方可使用,而濕巾可直接使用,預防玻璃結霧。此類產品價格較低,一般在20元左右,多數(shù)說明書中都介紹一次使用后可保持24小時左右車窗不會再次結霧。

        招數(shù)

        3:洗潔精配合干布擦

        優(yōu)點:經濟實惠

        缺點:要事先處理

        很多人提出用干布抹些洗潔精擦玻璃的方法來除霧。網(wǎng)友“223阿里”詳細介紹了使用方法:選個晴天,拿洗潔精兌水(1∶6),用海綿均勻涂抹于車內玻璃上,等干后用擦車毛巾擦干凈,不留印子。一般情況下可有效保持20小時內不結霧。

        記者目前未有機會證實此招的有效性。據(jù)網(wǎng)友分析,其原理是洗潔精中有表面活性劑,它可改變水的表面張力,使霧滴迅速凝結成大水滴,能起到防霧效果。不過,這屬于預防性措施,必須事先處理,如果等到發(fā)現(xiàn)起霧再來弄,已經來不及了。

        此外,網(wǎng)友還提出一些土辦法。比如,在擋風玻璃上涂抹一層薄薄的甘油、酒精或鹽水作防霧劑,可防止玻璃在短時間內結霧。(鄺妙萍)

        ----- 汽車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