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時報:試點名單折射新能源基礎薄弱——中新網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最新国产99热这里只有精品,久久福利精品免费,天天精品福利一区视频

<b id="kjewv"><legend id="kjewv"></legend></b>
<cite id="kjewv"></cite>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汽車新聞
        京華時報:試點名單折射新能源基礎薄弱
      2010年06月10日 08:02 來源:京華時報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上周,財政部等部委出臺針對新能源汽車私人補貼的相關規(guī)定,同時,試點城市的名單也隨之出爐,上海、深圳、長春、合肥、杭州等5個城市入圍,北京、重慶、武漢等3個熱門城市落選。盡管這份令人意外的試點名單引發(fā)了不少猜疑,但的確能夠折射出國內新能源基礎薄弱的尷尬現(xiàn)實。

        政策制定部門的人士告訴記者,選擇5個城市試點,主要想要在試運行過程中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完善新能源汽車運行和使用環(huán)境。5個城市是怎么選出來的呢?先是城市自己申請,財政部等部委再進行審核后決定。這5個城市有一定新能源汽車產業(yè)基礎,可以供應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乘用車。

        說白了,就是先選擇汽車企業(yè),再決定在哪些城市試點。上海有即將生產榮威550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的上汽,深圳有生產雙模電動車的比亞迪,長春有即將量產奔騰750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的一汽,杭州有研發(fā)插電式和純電動的吉利,合肥有奇瑞。也就是說,國家部委認為目前有資格獲得補貼的就是這5家企業(yè)。這就可以看出問題所在,國內新能源產業(yè)基礎薄弱,可選的范圍很小。這甚至可以看成一個權威結論——盡管北京、武漢、重慶的車企叫得很兇,但至少在國家部委看來,還不具備供應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的能力。

        新能源車的基礎薄弱到什么程度呢?按照一個老專家的說法,所有的關鍵零部件都要進口,沒有一種新能源車已經量產。這就是尷尬的現(xiàn)狀,但是,新能源是一個堅定不移的戰(zhàn)略,不能因為薄弱就放棄。補貼給生產企業(yè)無可厚非,至少先讓企業(yè)把車研發(fā)制造出來,形成如此能力,至于消費者是否買賬,那還要看后期稅收等細化的配套措施。但是,不僅下游的新能源車需要補貼,上游的電池、電機、電控,甚至新材料企業(yè)都應該得到補貼。如此,才有可能形成可持續(xù)的新能源產業(yè),否則普及新能源汽車只能是空談,是搖搖欲墜的空中樓閣。

        事實上,上周出臺的補貼規(guī)定還有急功近利之嫌,混合動力和1.6以下汽油車一樣,只補貼3000元,這對研發(fā)混合動力的企業(yè)是一大打擊。由于沒有任何優(yōu)勢,普通混合動力無疑將加速退出市場。盡管普通混合動力是中間模式,是從汽油車到新能源車的過渡,但混合動力的存在有其必要性,至少,它能在成本可控的情況下達到節(jié)油的目的,這不正是現(xiàn)階段全社會的目的嗎?(楊開然)

      參與互動(0)
      【編輯:趙婕】
        ----- 汽車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